掌握这些,在家也可以教孩子演讲的英文(掌握这些,在家也可以教孩子演讲吗)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一下子突然长大了似的?这可能是因为学校从小学开始,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少有精力关注他们的生活了。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他们要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整理书包,在学校吃完午饭要自己洗饭盒……不仅如此,还多了很多展示他们的机会。
孩子们可能会去竞选班干部,可能会去国旗下讲话,可能会上台演讲……
咱们可能会想,这么小的孩子干得好这事吗,学校只是走走形式,那些发言都是私底下找大人写好,背诵了很多遍的吧?
实际上孩子到了八岁,就可以培养演讲的能力了。这个观点来自于《演讲的逻辑——关键时刻真实、清晰、高效表达》(以下简称《演讲的逻辑》)这本书,书中是这样说的:
演讲需要具备基础的语言技能和逻辑思维。我们专门为青少年开设的演讲课程的年龄门槛是8岁,因为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孩子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会具备演讲需要的基本条件。
这本书的作者陶峻、五顿,他们在线下就是开演讲培训班的,其中的内容不只是纸上的文字,还在实践中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拍脑袋就做的演讲教练,而是源于在CCTV的各种相关工作经历,这奠定了他们在演讲方面的扎实基础。
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一本演讲手册,有理念、有技巧、有练习,通读可获得系统,翻读可随时查阅。这本书基本成为作者在线下培训演讲的教材,我们作为家长也可以在家使用。
一、很多场合可以应用演讲,是我们传统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孩子虽然演讲的机会增加了,但是也不足够多?以为可以获得机会的孩子只有那么几个,可以演讲的场合也不多?
是不是感觉,演讲离自己的孩子很遥远,不容易练习,也不容易落地?
实际上,我们对于演讲的理解过于传统了。《演讲的逻辑》中说到,演讲是有目的的社交表达。
社交表达顾名思义,就是与人之间的沟通。你当着一群人的面说话是社交表达,比如路演,比如讲座。
除此之外,你面对几个人去应对也是社交表达,比如参加面试,比如做答辩,比如桌上谈判,比如会议表达。
还有,你一对一面对另外一个人说话,也是社交表达,比如面对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是面对自己的同事或领导,还可能是朋友。
那么,你只要跟人说话就是演讲吗?要看你有没有目的。只要你的谈话内容有一个目标,这样的谈话都叫演讲。
结合我们自身,是不是对演讲的理解更透彻了呢?针对孩子也是如此,在他们可能面对的各种场景中,无论面对几个人去表达,都属于演讲。书中的各种方法技巧,同样可以用得上。
所以,我们就不用担心只是学了个花拳绣腿,可以落地的场合多着呢。
二、学好演讲不仅可以促进社交,还可以促进学习
你们孩子或者您孩子的同学们,都在上什么课外班呢?多数是不是各种体能或体育项目,或者绘画舞蹈等艺术项目,或者书法钢琴等考级项目?
这些项目的学习感觉很有用,至少是向某方面深入发展,可以在某方面很突出,超过很多同龄人。
你会不会感觉演讲就是会说话,社交方面会很突出;会不会认为这看起来不像个特别的本事,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积累?
实际上,好的演讲者是有很强的学习力的。就像本书的作者陶峻先生,他做记者时,为采访一个全新领域的嘉宾,会提前一个月左右通读相关书籍和资料,让自己成为至少半个专家。这也是促成他自己可以做好演讲,并可以给不同行业人士做演讲教练的原因。
书中写到,演讲的背后是学识,学识的背后有态度。意识是说,没有学识的积累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做不好一场好的演讲的。
演讲只是一种表达形式,而为了通过演讲做好表达,演讲者需要去学习积累素材和知识。
这就像国外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老师布置一个题目,给学生一段时间,他们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来获取相关知识,最后通过整合完成老师留的作业。
准备演讲的过程也类似这样的过程,不同的是,演讲除了整合知识,还要整合态度进去,比如真诚的态度,比如尊重听众也尊重自我的态度,比如乐观的态度等。
如果通过学习演讲,可以促进孩子阅读,获得高效的学习力,秉持积极正向的人生观,你还担心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兴趣爱好,不知道怎么推进自己的特长吗?
也许你已经决定要孩子学演讲了,可是又担心自己教不来,怎么办?
三、把“教孩子演讲”,当做自己的演讲目标
我们要怎么教孩子,怎么跟孩子表达,怎么陪孩子练习,他才能够爱上演讲?通过本书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首先“从听众出发”,掌握听众足够多的信息。
我们的听众就是孩子,他如果已经超过八岁或者超过三年级,大脑就具备了学习演讲的基础。另外因为他是孩子,所以需要外驱力和内驱力的共同作用,才能做到持续学习。
其次是“为目标服务”。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教孩子演讲吗?目标的主语应该是孩子,是他听了我们各阶段的演讲后,能够爱上演讲,即使我们不再教他们,他们也能持续把这件事做下去。
还要有“礼物心态”,我们可以提供什么价值使得孩子能够爱上演讲呢?最主要的是过程中同时激活孩子的外驱力和内驱力,外驱力就是激励性目标,内驱力就是感兴趣。
关于外驱力,孩子在哪些方面可以得到激励?金钱、礼物、被赞赏、被认可等都可能激励他们,如果要获得长期的激励,还是被赞赏被认可容易持久,比如可以找一些演讲比赛或者演讲展示平台作为外部驱动力。
关于内驱力,就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有趣的事情,孩子总会乐此不疲,所以需要用心各环节,尤其是练习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好玩的游戏。比如“比划猜”“不可以说不”等游戏。
如此,教孩子演讲的框架就基本有了。然后跟孩子一起去准备。
需要经常利用“打比方”的方法。比如你要跟他讲演讲稿的基本结构:坡道–发现–甜点,怎么讲更容易理解?
需要经常使用“合作型语言”。教演讲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挫折,不要跟挫折站在一起去打机孩子,而是要跟孩子站在一起去解决“挫折”。
要经常使用“具体化”的方法。教学就是要达目标,不能泛泛而谈就剩下孩子不管了,要跟他一起商量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是可以执行可以评判的那种。
要有“节奏感”。要根据孩子的状态去调整教学的输出节奏,有时需要练习,有时需要读书学习,有时需要停下来放松;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内容要强调,当然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以免过于单调。
当然还要用好“开个好头”,要考虑怎么跟孩子沟通,孩子能够欣然答应跟你学演讲?
如果可以用好“幽默感”,可以让孩子觉得学习压力不那么大,可以放轻松。
整个过程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的目标,是让孩子爱上演讲,自己做什么可以为这个目标服务。因为时间跨度大很容易偏离目标,无意识总做让孩子厌烦的事的话,可能会半途而废。
《演讲的逻辑——关键时刻真实、清晰、高效表达》这本书适合所有想要学习演讲的人使用,我们想要孩子爱上演讲的前提,一定是让自己学好演讲爱上演讲。因为讲给别人听或者教授给他人,被证明是效率最高的方式;教是最高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