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给孩子的一封信 和优秀的人

爸爸给孩子的一封信 和优秀的人(一封爸爸写给儿子的信值得所有人看一看)

说到爸爸带娃,很多人第一个想法就是不靠谱!毕竟爸爸带娃的黑历史数不胜数。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中国传统家庭中,父亲好像自带人设,不善言谈甚至对孩子很严厉,在家庭中扮演着”严父”的形象。

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性格培养都有着和母亲不同的角度,宏观而伟大。

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三个名人父亲写给孩子们的信,在父亲的心中,他们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胡 适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我的儿子》

我实在不要儿子,你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你: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梁启超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在梁启超的这封信中,不谈成功,不见利益,只在乎学习与做人。

梁启超先生有九个孩子,在他的家庭教育下,个个成器,”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三人均为院士,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女战士。

梁启超在信中所说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出自曾国藩的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句话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并常为后人引用。

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要事事都讲名利,如果一付出就讲回报,那么人生就会在名利的漩涡中打转,是不可能有一番真正的作为的。

陈独秀

少年人生,听他们自创前途可也。

陈独秀给儿子陈松年的两封信,是迄今仅见的他的两封家书。

陈松年是陈独秀第三个儿子。他上有两个哥哥:延年、乔年;下有同父异母的弟弟鹤年。另还有一姐一妹。也就是说,陈独秀儿女成群。

陈独秀在《敬告少年》等名文中对中国青年有过宏观的期待,这其中自然包括自己的孩子。

他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时(1915年),延年(十七岁)、乔年( 十三岁) 从家乡安庆到上海读书,寄宿在《新青年》杂志发行店堂的地板上,” 食则夸饼,饮则自来水” 。

高君曼既是延年兄弟的姨娘,又是继母,不忍心孩子受苦,遂托潘赞化去恳请陈独秀让两兄弟在家吃住,免得在外面受罪。陈独秀反而说,(此乃)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听他们自创前途可也。为此潘与之” 强争数次,终不可行” 。

陈独秀希望两个儿子: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人)为活;顾性率真,不饰伪自文,以改变中国青年 “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 的状况。

看完三封信,大家觉得爸爸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严父、老师或是朋友?

时代变迁,大家的理念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对8090做父母的人来说,爸爸是作为孩子的游戏伙伴而存在的。

妈妈则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虽然妈妈和爸爸一开始就共同参与了育儿过程,但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做家庭教育咨询的来访者基本都是母亲,这就说明,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也许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

不少爸爸把教育宝宝的责任推给妈妈,自己则躲个清闲,其实这样做不好。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那爸爸可以怎么做呢?从游戏开始。

感觉发育类游戏十分重要

孩子听的、看的越多,就越想多听、多看,这是孩子的好奇心决定的。

而孩子的好奇心和兴奋点,将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即孩子未来会去做什么,去创造什么。我们把必须要接受感觉系统刺激的阶段称为感觉发育敏感期。

感觉发育敏感期不仅关系到语言能力的发育,也和听觉与视觉的发育密切相关。这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被多次证明。

分享几个适合低年龄段孩子玩的游戏。

●俯卧训练

出生后1个月,孩子就可以将脸抬起来,并坚持几秒钟。先铺好褥子,然后将孩子放在俯卧的位置,孩子会努力将头向上抬大约30度,并坚持2至3秒。多做俯卧训练,可促进前庭的发育,对于孩子今后的翻身动作有帮助。

●利用反射作用的体操

把爸爸的小指放在孩子的手掌心内,孩子会马上抓住爸爸的小指,爸爸可以慢慢带动孩子自然把胳膊伸直。

●让孩子看小挂件

把嵌有黑色或红色图形的挂件慢慢向孩子眼前移动,然后经孩子的右耳,再转到左耳。如果是能出声的挂小挂件 ,挂在孩子床前就更好,但游戏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

这个小游戏有助于锻炼眼睛对焦高的位置上。

●和爸爸做目光交流

爸爸在和孩子说话时,应同时注意和孩子做目光交流,距离可控制在20cm左右。这对于视觉发育非常有效。

●移动视线的训练

先准备一个小口径的电筒,将灯头部分用红布包裹,然后在离孩子25cm的距离,向孩子脸部正面照射。

如果孩子开始注视光线,则将光线慢慢向两侧交替移动。待水平方向移动熟练后,可改为垂直方向再进行训练。

为什么爸爸带出来的娃更聪明?

爸爸乐于冒险。

在妈妈眼里,保护孩子安全是绝对的座右铭。爸爸们却不一样,爸爸更乐意尝试新事物,乐意带孩子尝试适度冒险。

爸爸不拘小节。

妈妈对宝宝的照顾更加仔细,喜欢收拾的漂亮干净,心里也有一套准则。这种完美式的守护虽然面面俱到却略显刻板。而不拘小节的爸爸们,会把孩子衣服穿反、袜子没配对,虽然很奇怪,但是孩子能感到温暖开心就够了。

相较于妈妈的成熟,爸爸更”孩子气”。

他们总是能跟孩子打成一片。有时候,轻松幽默一下往往比严厉斥责和说教更有效。

在发现孩子受挫时,妈妈们更难以忍受,爸爸们则愿意让孩子经历一点挫折,因为这会让他们学会面对问题。

虽然爸爸们的做法看起来好像没有人情味,但这却是他爱孩子的独特方式,也更有利于孩子面对真正的世界。

妈妈们通常有一个逻辑:孩子如果爱我,就应该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爸爸们则认为这种逻辑只会催生更多挫败感。爸爸们一般不会把一件小事扩大,只是就事论事,让孩子去做该做的事。

此外,如果孩子不在身边,妈妈会变得魂不守舍,而爸爸似乎毫不担心,这也让他们拥有冷静处理事情的优势。

妈妈们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能够给孩子很多关怀与呵护,但是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

而爸爸们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他们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妈妈来说略显薄弱的特点,显示了爸爸们在教育中不能代替的作用。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爸爸多参与带娃对孩子语言、行为、社会、心理和认知等能力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爸爸带出来的娃更聪明, 快转给爸爸看看吧,优秀的孩子,离不开爸爸妈妈共同的努力。

关注我,教育路上一起走,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1日 下午5:22
下一篇 2023年1月11日 下午6:29

相关推荐

  • 我是叛逆期 别惹我作文

    我是叛逆期,别惹我 大家好,我是一名叛逆期的青少年。我正在经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自我主张、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同时,我也正处于成长和转型期,对周围的…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31日
  • 初中辍学好吗(初中辍学上什么学校)

    初中辍学上什么学校 初中辍学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决定,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学生决定辍学,他们应该寻找一种能够继续学习的方式,以便在未来取得成功。 一些学校提供了特殊的…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31日
  • 学位房为什么不上学

    学位房为什么不上学 学位房是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用于分配学位的房产,通常是由学校或者教育机构提供的。然而,学位房并不总是能够分配给学生们上学,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将探讨一些…

    孩子教育 2024年4月3日
  • 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直到问题变得严重。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22日
  • 小班心理健康勇敢告诉老师

    小班心理健康勇敢告诉老师 在班级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性格和情况,而小班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年龄段,学生们正在经历身体和认知上的成长,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情感上的挑战。因此,…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14日
  • 心理健康知识资料大全

    心理健康知识资料大全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健康状态,对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握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方…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18日
  • 青春期叛逆期有哪些症状

    青春期是每个人都必经的阶段,但青春期叛逆期是这个阶段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给家庭和校园带来困扰。 在青春期叛逆期,个体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17日
  • 学校报不上学籍

    学校报不上学籍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平台。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报不上学籍可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学生不符合…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24日
  •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在青春期,每个人都经历了许多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但也有共同点。作为青春期的一份子,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分享…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1日
  • 您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困惑或问题

    亲子相处,手机、电视是不可能完全隔绝的。既然堵行不通,咱们就疏。谨记三个原则: 什么时间看 看什么 看多久 这三个原则怎么细化呢? 1、什么时间看:各位可以自己的孩子商量,一般建议…

    2022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