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教育孩子最有效(家长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及措施)
家长们好,我们知道,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
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深刻且长远,如果缺失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使孩子不能健康成长。
01
下面我以“踢琴”事件为例,来谈谈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家庭教育方面,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
运动会前一天放学时,教室里十分热闹。学生们的心情高涨,满怀热望地迎接运动会的到来。坐在第三排的佳佳整理好东西,背上书包,从教室后方的柜子上拿了小提琴,准备走出教室排队放学。
这时候,我们班的“热心肠”小孟看到佳佳提着琴,关心地说道:“佳佳,我帮你拿吧!”还没等佳佳回应,小孟一把拿过了佳佳手里的琴。
小孟提着琴,大摇大摆地走在教室过道里。一旁的小毛正在整理书包,一抬头看到小孟拿着琴,心里感到奇怪:咦,小孟不学琴啊,这是谁的呀?于是,小毛向小孟问道:“小孟,你拿的是谁的琴?”
小孟和小毛平时就爱打打闹闹,一听是小毛的声音,直接回应了一句“神经病”。小毛一听到小孟骂自己,便生气地踢了一脚琴。
不远处的佳佳看到小毛踢了自己心爱的琴,立马来向我告状。
当我了解情况后,我告诉佳佳,先打开琴盒看看琴有没有什么损坏。
然后我严厉批评了小毛的行为,不应该随便踢别人的东西,而且是这么贵重的东西。
其次,我教育了小孟,不应该张口骂人,也不应该在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随意帮别人拿东西。
02
晚上,我向佳佳妈妈询问琴的情况,佳佳妈妈告知我要下周一给教小提琴的老师看过后,才能定结论。
紧接着,我又分别联系了小毛和小孟的妈妈,说了放学时发生的“踢琴”事件,希望他们在家也可以好好教育一番。
到了下周一,佳佳的妈妈告诉我,今天把琴带给教小提琴的老师看,这一脚的威力不小,琴被踢破了一小个口子。
乐器的受损程度,不能一下子体现出来。虽然目前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但长此以往,预计维修费用在两千左右。
佳佳妈妈说,她已经联系过小毛妈妈,但是小毛妈妈的态度不太好,于是来找我来协调这件事。两千块钱不算小数目,我赶紧联系了小毛的妈妈。
小毛妈妈态度略微强硬,说:“老师,我儿子只是轻轻踢了一脚,不可能有这么严重。而且如果小孟不骂我儿子,我儿子也不会去踢琴。如果真的要赔,小孟家应该也要一起赔;如果全部要我们家赔,我们是不会赔的。”
我正想回应,小毛妈妈以“事情很多,最近很忙”为借口,匆匆地挂了电话。
接着,我又给小孟妈妈打了电话,细说了这件事以及产生的赔偿费用。
小孟妈妈一脸委屈地说道,我们家小孟只是好心帮别人拿东西,这也有错吗?“神经病”三个字只是小孩子不礼貌的一句口头禅,并没有对琴造成直接伤害,我们家没有一点责任。
小孟这么热心肠,乐于助人,现在让他赔钱,这会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他幼小的心灵承受不了。
两方都协调不下来,让这件事情陷入僵局。我尽最大的努力地进行协调,最后,以佳佳妈妈放弃赔偿为结局。
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但是很明显,在“踢琴”事件上,能反映出这两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03
小毛是班级有名的问题学生,脾气暴躁,喜欢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对待老师的批评,常常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当我接手这个班级时,从之前的班主任了解到小毛是班级中的“隐形炸弹”。因此,开学以来,我就一直关注他。
欺负瘦弱的转学生,上课不停地插嘴,抓破同学的脸……我在他一个人身上的注意力几乎是其他孩子的总和。
通过小毛的妈妈,我了解到,小毛爸爸一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这就造成了小毛是在缺少父爱的关注下成长起来的。
父亲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在家庭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小毛从小没有受到父亲的严厉管教,母亲以溺爱为主,造成小毛脾气暴躁、性格执拗倔强。
等小毛进入小学,小毛妈妈管不住小毛了,开始采取暴力手段,导致小毛更加叛逆顽劣。
当小毛妈妈得知“踢琴”事件后,对小毛一顿痛打,却没有耐心和他说道理,告诉他错在哪里。
这种“暴力式”的教育,没有教会小毛对错,只会增长他的叛逆心理。
小毛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耐心,认为教育孩子要严厉,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解决,同时也向孩子传达一种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误观念。因此,当小毛遇到问题时,只会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
04
小孟是一个人乐于助人的孩子,但他的乐于助人常常给别人带来许多麻烦。
比如有一次,他帮助语文课代表发作业,结果把作业发得乱七八糟。
小孟也很调皮,下课喜欢到处乱跑,推推攘攘,经常和其他同学发生小摩擦。
当我把这些问题反映给小孟妈妈时,她常以“孩子还小”为借口,并时常得意洋洋于小孟的“热心肠”,对他的“热心肠”所带来的后果却置之不理。
小孟妈妈对小孟的教育过于宽松,让他自由自在地成长。
但她这种“放养式”的教育,没有正确处理好小孟的对错,只是从小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却没有教会他怎样做才是可以帮助到别人,怎样做也许会给别人帮倒忙。
这导致小孟经常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他的“热心肠”也总让他做错事情。
当小孟妈妈得知“踢琴”事件后,第一时间给自己的儿子推脱责任,而不是承认骂人是错误的行为。
尽管我在学校已经严厉批评过小孟不该骂人,但家里若不进行强化,甚至推脱,这不会让小孟意识到自己骂人行为是错误的,下次还会再犯。
05
孩子在言行举止方面的塑造,大部分都来自于家庭。儿童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有重要影响。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那么,当孩子在学校发生事情时,家长应该怎样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呢?
1. 首先,家长应及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能单方面只听孩子的表述,因为孩子说的大多是片面的,不够完整。
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了解后,静下心理性分析孩子的问题,不能一味包庇孩子或认为全是孩子的责任。
2. 其次,家长应以这件事情为例正确教育孩子。
既然发生了这件事情,家长便可以把这件事情当成一种教育的资源,来教育孩子,避免孩子下次再犯错。
老师告诉家长孩子犯错了,家长常常有两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一是不分青红皂白打一顿,打完,就过去了,虽然孩子受了皮肉之苦,但是他没有真正意识到他的错误,以暴制暴的行为反而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犯错了,只要打一顿就好了。
二是一笔带过,抱着“现在还小,长大了就会好的”的心态,不批评孩子。
这两种错误的教育都不能够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问题,将来很有可能一错再错。正确的教育应该是,家长让孩子讲事情的原委,在梳理事情的经过中指出孩子的错误,明确在这个问题上孩子的错误。
接着,和孩子耐心说道理。
3. 最后,通过一些惩罚措施(例如写检讨等)让他彻底记住这个错误。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而错误的家庭教育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引导孩子走向歧途。
写在最后:
一个班级里几十位学生的背后,有着形形色色不同的家庭教育。
所以,作为教师,要指导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做出决策,杜绝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学校一起提高教育水平,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这要求教师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经常了解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
若家长处理不当,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建议,帮助孩子在家受到正确合理教育,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
总之,家校应保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