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手把手教你让孩子学会感恩教育)
“爸爸你坐吧,我不坐了。”一个稚嫩的女孩声音传来。我循声望去,大概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让座位给自己的爸爸。顿时,我觉得这个孩子真好,特别是在北京晚高峰的地铁上,小女孩的让座行为更可贵。毕竟,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家长带小朋友坐地铁,小朋友一上车就抱怨人多、太挤了或者没座位之类的。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将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孩子身上,结果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为了避免这个“可怕”的结果出现,家长们也是费尽心机,但很多时候效果却并不理想。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进行感恩教育的话题。
“卖惨”、生硬灌输 行不通
很多妈妈操心孩子吃,操心孩子穿,但是孩子对妈妈的态度有时却很差,在家里也更听爸爸的话,搞得妈妈们很伤心。于是,很多妈妈就会在孩子面前“卖惨”,哭诉自己带孩子的辛酸史。但孩子对这些话的态度就是置之不理,时间长了还会很反感。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年龄小的孩子,也就是3-5岁的孩子,根本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对再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就会出现超限反应。通俗地说就是,说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差,孩子越反感。
现在很多幼儿园,比如我女儿所在的幼儿园,经常会搞一些感恩教育,让孩子们放学回家给家长捶背、洗脚等等。或是让孩子们说,自己爱爸爸妈妈、或是感恩爸爸妈妈。有一段时间,女儿经常在家里说,“妈妈,我感恩你”。听得我哭笑不得,我问她知道感恩的意思吗?她很干脆地告诉“不知道”。确实,对三岁的孩子来说,“感恩”这个词汇太抽象了,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这个词汇的意思。
有仪式感的家庭成员“互夸”大会
现在,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如何让孩子看到父母付出的小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家长们常用的鼓励式教育,特别适用于学龄前的孩子。但难点在于,一定要坚持。
具体的鼓励办法是,每天选择固定的时间,可以是晚饭后,也可以是其他任何时间,这个时间由家庭成员自行商定。然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对孩子当天的正向行为进行鼓励。
以我女儿小阿为例,晚饭后,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小阿坐在我们对面。然后,开始对小阿进行表扬。表扬的内容如下:今天自己吃饭,自己穿了衣服,中午自己睡觉等等。表扬后,全家人给小阿鼓掌,并且将小阿今天得到表扬的内容记录在表格上。
这里给大家总结几个关键点:1.仪式感:固定时间、固定形式。2.表扬的内容:能多具体就多具体,越小越好。3.反馈:对小阿的行为认可。
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加入其他内容。如果是爸爸每天表扬孩子,就可以加入让爸爸表扬妈妈,表扬妈妈的内容跟表扬孩子一样,越具体越好。如果是妈妈表扬孩子,就加入妈妈表扬爸爸的内容。再过一段时间,有些孩子就会主动表扬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了。
就像小阿,有一天表扬我说,今天妈妈叫我起床,我上幼儿园没有迟到;妈妈晚上给我做了我喜欢吃的蛋炒饭。
如果孩子没有出现类似小阿的行为,家长可以进行引导。让孩子尝试,学着家长的样子表扬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认识到了爸爸妈妈每天为自己做的事情,从而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好。远比父母告诉孩子说,“我对你多好”这种抽象的话更加有用,也更能让孩子接受和认可。
敲黑板:这个方法背后的理念是:1.要给予孩子正面鼓励和引导,直接说做的方法;2. 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做到三不,即不要反问、不要责问、不要气问;3. 要具备这样的心理准备,即培养孩子要慢、要有耐心,因为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