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很多人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不知如何切入互动,实际上是没找到一个合理的“机会”。
男女之间,只要不是两看生厌,就很可能发生一段感情,自然又和谐的那种!而产生感情的前因,就是有效地“互动”接触。
很多时候,男女之间的感情本质就是一来一往,关系就从无到有了。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好感,就要学会首先建立“借”与“还”的关系。
男女之间,一旦接触频繁,话题就会变多,往来“借”、“还”的形式也会逐渐多样化,彼此之间也会因为这样的互动,有更深入的了解机会。
我们都知道,男女之间不会存在纯洁的友谊,两性之间接触得多了,感情萌发暧昧的因子就是必然的现象。
接触久了的两个人,会很自然地成为彼此的倾听者、分担者、取悦者。感情的产生,就变得很容易。
我和妻子的初识,是在一家中型超市、她还没有毕业勤工俭学的时候。我当时,是妻子的班组长,对妻子有少许好感,但并非是男女之情那种!
一次午餐时间,我与她恰巧在一家餐馆遇见,她吃的是6块的冷面,结账时我顺手结掉了。
当时,我也没有想过,这“一碗6块钱的冷面”竟成为了我们感情发展的“媒人”。
没想到,妻子却非常认真地拿出6块钱要还给我,被我拒绝了!6块钱,我真的没有放在心上。
第二天中午,妻子径直来找我,一定要和我共进午餐!我知道,妻子是在“还人情”。只是,我们的关系就在这样一来一往的互动中,逐渐被拉近了!
妻子家境虽然贫苦,但良好的家教是成就她内心充盈的根源。她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尤其是异性的人情。而我,也恰恰因为她这一点由无心“请客”变成了有意而为的往来。
0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了往来,关系就会中断。
“关系,就要常走动,关系不走动,时间久了就变得生疏了、没关系了!”
这句话,是我看《蜗居》时,对宋思明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言辞,做出的总结。
而男女关系之间的建立,也是需要往来中“借”与“还”的互动,才能更好满足它的牢固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有价值所图的,有效互动是达成目的的途径。而“有来有往”四个字,更适用于任何关系。
有来无往的结果,只能是一种情况:因为付出者的不求回报,而让自己的付出成为了索取者的理所应该。
当关系中夹杂了“理所应该”时,关系不是破裂就是难和谐。
好的关系,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彼此均衡往来的基础上。
无论亲人、友人还是爱人之间,关系的平衡点就在于往来的吸入和输出是否均衡。
每一场关系的建立,没有人不希望是永久的。每一场关系的有始无终,都不是无缘无故。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变了“心”,别怀疑,一定是往来细节出现了问题。
有人说,真爱之间一定不会存在误会或“变心”。实际上,越是真爱越容易因为误会而变心。因为,彼此之间给对方设立的期望值,太高了!
03
我和妻子从相遇、相知、相爱,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时至当下,我们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矛盾也是常有发生。
但是,我和妻子都在遵循着“借”与“还”的关系,所以即使是发生了不愉快,也不会持续太久。相反,我们会因为这样的相处形式,让我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人。
我与妻子相处,在别人看来是那样的不合逻辑,可我们偏偏就这样剑走偏锋地成就了和谐的感情。
道歉,我们是相互的!感恩,我们是相互的!相互分担、相互感同身受……两个人,只有在对方那里,正确地“小气”,彼此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男女之间的“借”与“还”,大体上分为如下两种形式:
第一:相爱以前
物质输出和吸入,一定是均衡的!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相互斤斤计较的尴尬局面。
用心程度不可预估,但实际行动一定是相互的。它包含:关心、理解、被需要。
第二:相爱以后
陪伴,是相互的。换位思考,是相互的。共情,是相互的。
哪怕是已经婚后,但彼此之间的付出也一定是偏差不大,才不会有一方心理失衡。
感情中,一定要遵循“付出,是借出,需要还”的原则。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能做到最起码的和谐经营。
有很多男女,关系的建立很违和,分开又各自不回头。逢人提及旧人旧事,满满抱怨、不平衡,实际上就是违背了“借”与“还”的规则,关系自然不会长久。
当然,一段关系的建立、一段感情的健康延续,除了有良好的“借”与“还”的条件来成全之外,还取决于在彼此心中,自己的存在价值。
抛开价值,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与人交往,除了要遵循“借”与“还”的规则之外,还要不断把自己的存在价值提高,用存在价值牢牢地“捆住”对方。这一点,在男女关系中,尤为适用。
只想说,男女之间建立关系很简单,经营关系不容易。
只希望所有男女都能在“有来有往”的“借”与“还”中,探索到感情的真谛,别再用“自我”的态度,面对眼前人。
—End—
情,是人在世间的炼狱。爱情也好、友情也罢,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能修成正果,认为文字带出的能量是正向的,并恰巧让你喜欢,点击“关注”,和我一起探索情感的真谛!
话题讨论:你觉得男女之间,如何相处才能更长久?欢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