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瘾大会不会走上不归路的?
昨天,陈凤荣在“渡过北京十二号战线”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她文章的微信文章。
问题的答案是:“不会。”
在2021年9月,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网瘾可能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但在中国,网瘾治疗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18年,中国新颁布《国际疾病分类》,《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也就是把网络游戏成瘾纳入成瘾性疾患(《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并于2019年正式启动了网络成瘾诊断与统计手册。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为25.4%。
中国青少年网瘾问题较为严重,约有4100万网瘾少年。
在我国,网瘾是青少年最为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学家陶宏开表示:“网瘾的本质是孩子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
虽然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现实生活的价值,在生活中有它存在,就像食物、玩具一样,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二、父母应该这样做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家生活能够享有独立自主的空间,但是在学校却不可能拥有老师的“保护”。
孩子们在学校被父母保护着,没有隐私,被老师管着,都是没有面子的事情,自然就会缺少参与感。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再给孩子提供“寄宿”的条件,那么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因此,为了避免“被寄宿”的困扰,家长应该把孩子们交给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里充分参与到生活中去。
1、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是在学校培养的,而不是家长的负担,家长们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服、叠被子、收拾玩具等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学校中慢慢培养起自理能力,为了不至于让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家长可以把事情交给老师,或者直接让老师来处理。
2、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作为家长,也要考虑自己是否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避免孩子受一些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则,也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3、
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厕所的时候,孩子都会跟在屁股后面,在厕所门口一直哭,可是孩子就是不肯出来,最后还是乖乖的出来了。
其实家长也是有苦衷的,孩子上厕所就是不愿出来,总是抱着东西,这样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质量,也会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总结】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的,更不用说每个家长都是职场的专家,在育儿过程中,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一定要重视起来,针对性的去解决,从根本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盲目的发脾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那样的话,亲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远,这样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和父母交流,长此以往,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差。
育儿路上有我不孤单,你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雅雅妈妈,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和经验。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