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瘾教育学校老师教的是网瘾、厌学、叛逆、不听话、叛逆的青少年。
学校教育缺失,教学质量差,学生主要以学校教学任务为主。学校负责人认知水平低,对学校以外的其他老师缺乏基本了解,管教方式简单粗暴,教育内容简单粗暴。没有及时关注到孩子心理需求,家长重物质满足,或骄纵溺爱,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甚至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导致孩子发生了多动症、自闭症、学习障碍、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大环境”加持 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老师、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可能存在“电子海洛因”的问题?
一、 “电子海洛因”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
首先,李教授在讲座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详细介绍,列举了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并对网络成瘾的学生的家庭进行了访谈。
在访谈中,李教授发现,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有好多好多生活习惯。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沉迷游戏、网络成瘾、和父母吵架、离家出走、多动症、学习障碍、过度焦虑、青春期叛逆等。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犯的三个误区:
1. 过分溺爱,尤其是独生子女,导致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
2. 过于严厉,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合作、懂得担当,也不会照顾别人,也不会与人相处。
3. 过于严厉,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玻璃心,一旦他人无法忍受,就会崩溃大哭,甚至采取暴力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5. 让孩子承受父母施加的压力,成为父母的傀儡,心理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第二个误区:过分保护,会让孩子没有界限感。
很多人都会说,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娇贵,就不能像以前那么娇贵呢?其实这句话恰恰是错的,过度保护孩子,会让孩子缺少边界感,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成长中也会变得无法无天。
美国的教育家、哈佛大学的杰作凯西·凯西,在其著作《自控力》中写道:
“每个人都有需要为自己负责任的人生目标所需要的东西。”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会让孩子过度依赖于父母的帮助,从而迷失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中,忘记了人生的真正的方向。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叙利亚女孩,父亲说要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不惜一切代价地把整个家搬到外面。
她说:
“在这个家里,我感觉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开着汽车在家里。
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是这个样子,但现在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情就是爸爸经常会因为我的成绩而骂我,因为他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爱我,我觉得值得,值得。”
有一个初中的男孩对她说:
“小时候,我不小心长大了,是爸爸开着摩托车带我出去玩。
那天晚上我就想,我爸妈会不会开车回来给我买吃的喝喝的,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他们给了我关爱。”
《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孩子,只有能够感知到自己是被爱的,他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活力,生命就会有希望。
如果父母能够感受到孩子被爱的存在,孩子身上的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二个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感统失调。
这个孩子感统失调,不只是因为学习压力,也因为游戏。
感统失调,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先天身体活动不足,一个是后天环境因素。
先天动作不足,比如拍球等,这部分是先天身体运动能力不足,需要后天训练改善。
比如,某项运动能力,就需要借助于体育锻炼来提升。
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忙于用自己的方式去限制孩子,不去关注这些,而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爱,时间长了,孩子的内动力就被磨灭了。
孩子的学习其实是“游戏化”的过程,通过孩子的学习,父母和老师、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是一种“游戏化”,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考验。
所以,对于“学习能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在孩子真正兴趣的前提下,给孩子主动学习的自由,才是真的爱学习。
也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结语
“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可以帮助孩子将学习积极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引导和培养,孩子才能在“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也更加愿意主动学习,从而解决“厌学”这个问题。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