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玩手机吗?
5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孩子们接受信息化教育的难度在增加,大概在此前,他们对手机也有需求。
然而,据《半月谈内部版》调查,80%的学生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有47.6%的学生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超过30分钟。
这就让一部分学生感觉到了自己沉迷手机的危害,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更不按时做作业,沉迷于手机,打游戏,耽误学习。
没有手机的年代,是这样吗?
我国家庭的教育普遍缺乏涵养和教育观念,一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玩手机的自控能力缺乏,放任不管。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物件,“如何防止孩子沉迷于手机”已经成了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玩手机。
孩子的玩手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家庭教育要去改善它。那么作为家长的你,您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能引导孩子玩手机吗?
很多人看到下面这个问题,马上意识到要改善这个问题,你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玩手机限制的时间,看小说选择看内容,如果规定时间到了,如果不愿意把手机收回,或者干脆就不给孩子玩。这种做法,既不惩罚孩子,又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这种方式叫做什么?这种方法叫做描述行为。
比如说孩子把牛奶撒了一桌子,我们一般的处理方式是说,谁把牛奶撒了都不收拾?然后给孩子讲道理,“牛奶撒了一桌子,是不是家里不干净呀?妈妈刚刚打扫的时候,又不小心踩到了你的脚,你知道吗?现在是不是地板很疼啊?如果我踩到了地板,我会很不高兴,因为地板很容易脏,我希望家人能看到我踩在地板上的样子”,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告诉孩子,“地板很疼,所以不准踩到”。
用语:
地上到处都是水。
5、和孩子合作开始游戏
如果孩子不想和你合作,可以试试用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游戏中的角色是孩子,也可以是家长,和孩子可以是夫妻,还可以是对手。
特别强调一点,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很多家长是在和孩子“合作”,比如我会说,“这个游戏是你和老公合作完成的,我们一起玩哦!”,那么孩子是乐意和你一起合作的。
孩子和家长是互相帮助,亲子关系也是一样的。亲子关系不好,孩子也不会听你的,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就要和孩子做朋友。
我们是一家人,包括我们的孩子在内,只要和孩子有合作,那么亲子关系的一定很好,没有什么冲突。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不好,那我们就会陷入到一种高压、焦虑、太多的环境中,我们给孩子的刺激太大了,孩子就会把这种高强度的刺激,转化成情感依赖,成为情感的负担。
情感依赖于家庭关系,这个情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他将来的成长过程中,他对人和世界的看法和认知都是在家庭关系中形成的。
我们在家庭关系中,孩子作为主导者,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引导者,但是我们的情感和教育方式很容易陷入到情感的忽视当中,孩子因为学习是他的事情,所以和家长关系不大,这种情况下孩子才会把学习当成评价的唯一标准。而网络依赖于家庭关系,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被网络世界所迷恋上,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是多余的。
第三、建立自信心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孩子当作一个个体进行研究,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信心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能够在这个时期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心和爱护,这个时候家长们才能够有可能做到帮助孩子从网络成瘾的状态中走出来,所以说父母们在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这个阶段的闪光点,引导孩子建立自信心,相信孩子慢慢的会转变成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这样才能够给予孩子更好的成长。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