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瘾严重拉不下来只能放弃学业,要么放弃学业,想到了别的事。
昨天,一个孩子因网瘾发作,还跟父亲作对,同时就躺在床上不肯起来,有时候说玩一玩就到凌晨,家里人说了很多次说可以休息一会儿,但孩子总是改不掉,又被父母揍了又骂了。在父母的严厉下,孩子以不说话的方式拒绝上网,就这样他在父母的教育下,从网络世界走向了虚拟世界,“忘记了自我”,从此失控。
一、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爱玩游戏是一件坏事,但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就需要父母多一些耐心,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需求,并帮助他们从网络中夺回自己。比如,在孩子打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问他:“打游戏比较开心吗?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只有父母找到孩子沉迷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首要的条件,因此,父母要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很重要,通过与孩子的沟通,父母了解孩子的喜好,培养孩子的自律,慢慢的改善孩子厌学的情况。
三、和孩子一起上网
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使其了解他们上网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温暖和自由,就不会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
四、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
锻炼的同时,孩子还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可能就不会那么的沉迷于虚拟世界。家长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运动,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五、跟孩子一起玩手机游戏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手机游戏作为陪伴孩子的好办法。
六、家长多带孩子走出去
带孩子多去参加户外活动,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对手机的兴趣班逐渐的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七、与孩子做最感兴趣的事
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就不会整天迷恋手机。
八、多和孩子交流
在家庭中,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要和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因和学校、家庭情况。
九、家长与学校共用
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学习交友,帮助孩子处理学习和心理压力,及时发现孩子不良情绪,及时引导和疏导。
十、家长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心理状态
作为家长,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鼓励孩子积极乐观阳光地生活,热爱生活,积极人生,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为了能帮助家长朋友们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的氛围,我们邀请到了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心理专家张海波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实用的“亲子沟通公式”,让家长和孩子能够有效沟通。
1、共情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关注孩子的同时,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父母,要多从孩子的感受出发,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和需求。如果孩子有与父母的相同的感受,要及时给予回应。孩子在得到父母关注后,会感觉到自己得到了重视,会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关爱,这种安全感往往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依赖。
孩子在感到自己被重视时,会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也会更容易专注于父母的关系、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也更容易听进父母的劝告,这就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3、从家庭关系中获得满足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爱、被呵护、被认可、被肯定,父母的态度是孩子最好的心理滋养。
小时候的贾雨跟妈妈关系疏远,跟妈妈的关系疏远,处不好,也没有朋友,每天就是独自一人,所以就特别渴望有一个人陪在自己身边。
妈妈说,“是的,但是。”
小时候对妈妈最大的失望,不是有一个人来照顾,而是不知道该怎么爱人。
小时候对妈妈最大的失望,不是孩子没有爸爸,而是老公没有人照顾,自己都不放心,而且还得经常加班,于是就让小兰妈妈去学校陪孩子写作业,还要给孩子讲题。
为了让孩子省事,她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讲题,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但是不懂的地方题,她也从来不问孩子,而是在课后给孩子辅导。
渐渐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了朋友,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妈妈知道了小兰心里面的苦恼,孩子说不想跟妈妈说话,只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学习,也为了能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她给孩子找了补习班,但是也不能让孩子太辛苦,而小兰以为只要孩子自己能够好好学习,上学以后就能够成材,以后就能够有出息,这样的想法在孩子看来就是错误的,可是小兰怎么就没想到,在自己这么没有出息的条件下,竟然会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