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不玩手机,说的没错,但说的也不一定对,大家一起共勉吧。
最近有位宝妈在后台留言说,在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上,大家都在纠结,也都在忧心忡忡。
我们能想到的办法,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孩子玩手机,让他安静下来,不让他动手机。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可这件事儿是我做错了,也许很多人认为不应该这样,应该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充满好奇。
我承认,我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持反对态度。
但我也发现,有些事,硬是对孩子逼着来,也不见得有效。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
孩子坐在前排,一溜烟就没影了。我当时气不过,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给我好好看看你的脑袋,你是不是傻?!”
孩子吓了一跳,惊恐地看着我,眼里满是惊恐和受伤。
我心都碎了,看着孩子,就揪心得更厉害了。
我想,孩子这么小,根本不知道手机里到底有什么。
教育孩子,就像是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你不催,他就一直慢。
你催,他就一直拖。
你吼,他就大声吼,直到你找到他的根。
你不理,他就变得暴躁、逆反。
在这个过程中,他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以为这样就可以立刻解决问题。
殊不知,这种表达被忽略,他关上了沟通的大门。
心理学有个词叫“超限效应”
: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比如,孩子看到父母整天只顾着玩手机,就会觉得心里烦躁,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对父母产生厌恶、怨恨、滋生出离家出走的想法。
父母若是经常吼孩子,他的心理防线就会越来越强烈,出现一种“你越吼我越不听”的恶性循环,以致于亲子关系越来越差,让孩子越来越不信任父母。
3、使用暴力,恐吓威胁
有的父母习惯用威胁恐吓的方式,来恐吓威胁孩子,而且经常用威胁的方式来恐吓威胁孩子。
像上面的圆圆一样,当孩子哭闹着说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威胁”,但是圆圆只会越来越任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对于经验的经验知觉,以及认知的理解来源于他们的经验,而他们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
在家长看来,孩子的世界中,只有恐吓,只有吓唬,只有在不断地重复中才能学会如何更好地成长。
其实,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成长规律,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纠正他们的错误。
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吃一点“苦头”,通过告诉他们有“妥协”的结果,引导孩子明白如果不妥协,会失去很多快乐。
再来一次,让孩子做一些“成本低”的选择。
“成本很低,但是让孩子敢于拒绝”,就是这种“成本最低,但是让人感觉到被尊重”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就在于,孩子容易感到害怕,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
其实,对于“高情商”的家庭,“经济”和“智慧”的家庭培养,早就会让孩子具有更强的独立能力,生活得更加的独立。
我们可以这样做,让孩子知道:当他需要时,父母会在身边帮助他,而不是靠父母。
二、孩子“情商低”的家庭,会有哪些坏处?
1.会让孩子变得懦弱
有的父母特别喜欢讲道理,而且嘴上说得很烂。经常口不择言,在孩子面前就会唠唠叨叨,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对父母“免疫”。
我们和孩子朝夕相处,很多事情,都应该从父母身上吸取经验,从而学会“说话”。
所以说了这件事之后,不管孩子是想到外面去还是想到别的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父母都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你是个孩子,就会遇到这样的人,所以不要畏惧任何人,勇敢地站起来,去接受,去接受。
2.会让孩子变得自私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和你爸爸是这样的,并不是你的错,但是你也不是爸爸的附属品,所以你要学会体谅解父母,理解父母。”
这样的话听多了,孩子只会觉得自己和父母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在他看来父母对自己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他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当父母在他面前指责、批评他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这对他的安全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所以我们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大方一些,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
3.影响孩子的性格
现在很多的父母平时对孩子管的比较严苛,孩子被教育得不到任何的表扬和肯定,反而会养成孩子自卑的性格,对于性格的养成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