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给玩手机打父母骂父母,只因他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
网友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触。
我上初中的时候特别不喜欢爸爸给我买的铅笔和橡皮,每次看到就像是夏天的树叶,真的非常厌恶。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因为不喜欢,他也在他的笔记本里看见过爸爸发过的Photo。
他在脑海中构想了一个简单的情景:有一天爸爸在家里看了一天的电脑,他打开电脑看了半天,到了第二天,爸爸看电脑果然无法控制自己,就去看他看的一面。
结果他发现电脑不能稳定,好像电脑屏幕也没那么大,于是就停下来了,然后他拿出手机,也找不到爸爸那张纸,于是他在那一瞬间找到了爸爸,他大喊大叫,而爸爸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他的情绪,他一生气就说:“你去帮我买啊。”
他找到了爸爸,把他爸的脸盖上,气呼呼地大叫,让他不要再看了。
说完以后,他还是一直重复着:“你没有把电脑放在我的床上,我没有把他的头绳放进我的头上,我没有,我就随便什么都不干,就睡觉。”
他爸看了,问他:“你想睡你的床和我的床,好吗?”
他看了看他的床铺,很不情愿地说了一句:“不睡了,我就是不想睡觉。”
无奈之下,爸爸只好把他手里的玩具还给他,让他自己选择。
他犹豫了一下,就决定自己睡到什么时候再玩。
结果玩了一会儿,他就吵着要看电视。
最后,他妥协了,说要看一会儿。
我真生气:“好吧,看完了就让你睡觉,别看了,你自己决定!”
他不情愿,只好服从。
有时候,他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也会叫他关掉,但他还是看,有时听不到,我就会强制收走他的,他反而会大声抗议:“你不让我看,你自己也不遵守,怎么办?”
我知道,他是想看更久的。
而且这种约定会一直执行,一旦执行,就会给孩子以更多的积极的动力。
3
自控力的培养,就像肌肉一样,越早锻炼,效果越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想法,控制孩子,而不是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不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更不要试图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
所以,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太执着于自己的想法。
德国心理学家伊万卡教授说过:
“孩子只有在完全被理解的情况下,他才能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什么。”
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的焦虑是无穷无尽的。
父母只有放弃了所有的想法,用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来面对孩子,在孩子做错题之后,用理解代替打骂,用行动代替惩罚,才是父母和孩子间良性互动的最佳的方式。
如何避免孩子“越骂越笨”?
1. 保持冷静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千万不要与孩子正面冲突,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犯错就火冒三丈,无论如何都不肯承认错误,而有的家长则是直接上手或者直接动手打孩子,孩子受到伤害只会默默忍受,没有办法还击,因为他知道,只要做错事,父母就会采取暴力解决。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犯错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需要承担后果,做错事就会受到惩罚,只要让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且吸取教训斥,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让孩子长记性的好方法。
2. 允许孩子犯错
既然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那么孩子就应该承担错误的后果,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且下次不再犯,这是孩子的一种权利,家长不能让孩子的权利受到了伤害,不要因此而否定孩子,不要经常责骂孩子。
而是要正确地理解孩子,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让他自己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最好的选择。
3. 不要总是用命令式的口气说话
在与孩子说话时,家长总是喜欢用命令式的语气,这种语气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和家长产生矛盾,孩子也不会愿意听家长说了。
另外,家长也要注意多表扬孩子,表扬孩子做了什么,而不是一定要表扬孩子什么,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时,可以再进一步。
这样一来,当孩子知道家长是了解自己的情况的,并且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时,才不会通过叛逆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也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4.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采取高高在上的方式去命令孩子。但这种命令式,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不愿意听。但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想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选择的结果,孩子就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5. 多和孩子谈心
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谈心,把自己当成一个有经验的人,想要让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就要多和孩子谈心,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