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让自己孩子玩手机,他却偏偏不让孩子玩,乔布斯不仅对孩子玩手机进行了限制,而且也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允许孩子玩手机。
他的做法很明智,他让自己的孩子在晚饭后,把所有的电子产品都设置了密码,并且不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玩。
父母的做法很聪明,他让孩子在晚上8点到9点期间不允许玩手机。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在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他不会当着孩子面抱怨,因为他知道孩子肯定会怨恨他。
而是会告诉孩子:“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我做到?”
2、不玩手机的时候,孩子才不会沉迷手机
很多孩子之所以爱玩手机,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或者是因为他们可以在手机里找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如果父母不给孩子手机的话,孩子自然也就不会沉迷手机了。
所以,各位家长,一旦孩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作为家长,就要好好把握住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
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当孩子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家长应该坐下来跟孩子好好聊聊天,在学校跟老师进行沟通,只有了解清楚孩子真实的想法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
其实作为家长,只有跟老师进行沟通,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是因为在生活中缺少玩伴,感觉不到快乐;有的孩子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只能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安慰;还有的孩子是因为在学校里受到了欺负,不想上学;有的孩子是由于成绩不好导致被父母责骂,或者是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等等。
找到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改变呢?
1、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因为孩子在学校里接触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在学校中遇到的烦恼和困难相对较多,如果父母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孩子批评指责,那么对孩子的身心伤害会更大。
多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人际交往,多和孩子聊聊天,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时帮助孩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孩子对家长的信服,让孩子更信赖家长,把家长当成倾诉的对象,家长的意见也会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及时给出反馈
父母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不要随意的就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要进行及时的反馈,而不是进行指责,特别是那些容易忽视孩子内心想法的话语,要重视起来。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反馈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如果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正向的,那么他们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从而更加自信,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3、适当的进行惩罚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就不要使用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有时候家长的惩罚也会让孩子感到恐惧怕,因为孩子的记忆会被自己的父母所遗忘。因此父母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将自己的这种行为适当的施加惩罚,也可以给孩子一段时间的时间去消化一下自己当下的行为,当孩子的记忆够深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认识到错误。
只有家长们给予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对于自身的危害,那么自然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可取,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家长应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进行一些适当的惩罚,但是不要过分的使用,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不能用暴力对待孩子,以及正确的去教育孩子。
2.家长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家长们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工作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那么在平常生活当中也应该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因为父母的行为在孩子面前,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是温馨的陪伴,而不是对于孩子进行打骂,这是不可取的,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走出错误,而不是打骂孩子。
3.家长们要做好榜样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当中,家长们也应该做好榜样,家长们也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们要在平时的时候就应该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这样的行为也会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成长的更好。
们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加的优秀,那么家长也要对孩子们多一些关心,不要将这种现象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更不要总是想着通过打骂孩子来解决问题,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也要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差劲,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们越来越差劲。
今日话题:你认为家长们的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好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