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游戏充钱万,看家长被气得火冒三丈
暑假期间,杭州一名14岁男孩玩游戏充值一万块,这孩子当时花掉了父亲40万的棺材本。
事情发生后,很多人都痛心地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有的人则认为,这一切都是手机惹的祸。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妈妈,我要玩游戏。”“我就要玩游戏!”“爸爸,我要玩游戏。”“爸爸,我要玩游戏。”小男孩在爸爸的一再要求下,向自己的爸爸提出了玩游戏的要求。
在爸爸的再三催促下,孩子终于拿起手机,玩了起来。爸爸很欣慰地夸奖了孩子:“你太厉害了!”
而且,这位爸爸的做法也获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说他的教育方法很独特。他没有吼叫,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指责,而是将孩子抱在怀里,跟孩子一起,静静地看着孩子哭。
孩子慢慢地把眼睛看向别的地方,然后他对爸爸说:“我想玩游戏。”
“现在你玩什么游戏呢?”爸爸说。
“我也想玩,做作业。”孩子继续问。
“游戏里的角色很暴力啊。”
“那你觉得这个角色怎么样?”
“挺好的。”
“要不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好啊!妈妈帮你看看这个游戏的场景是怎么玩的。”
“对啊。那我们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吧。”
“你觉得这个游戏里面的角色是什么呢?”
“我觉得有一个可以抓我的痒痒。”
“那它有一个很大的抓我的痒痒痒痒的吗?”
“嗯。”
“那你觉得这个游戏里面的角色是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
“那你觉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嗯。”
“那你觉得这个游戏里面的角色是什么样的呢?”
“我不知道。”
“那你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
“你说应该是这样啊。”
“你说应该是这样啊。”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样呢?”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啊。”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样呢?”
“它更应该是这样的呀。”
“为什么呀?”
“因为我知道是这样啊。”
“是这样啊,那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是你和老师的谈话,老师知道了你的情况,你想要好好学习,所以就跟他讲这样的话,结果他也不愿意。”
“是不是这样的啊?”
“你想要好好学习,你想当老师吗?”
“是的,老师知道。”
“那为什么你不想当老师呢?”
“不想当,因为你感觉好像什么都会失去。”
“为什么不想当老师?”
“你知道什么世界上只有人会喜欢你吗?你知道,就连一个人爱你都没有?”
“对,我不会喜欢你,所以我不喜欢你,我也不会喜欢你。”
“可是,老师是从哪个国家请来的老师呢?”
“好的。”
这是孩子第一次被问到,她茫然不知所措。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许“危险”的问题,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却要硬生生的把它们变成了小问题,然后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焦虑之中。
“可是,有一个问题是…………”
“你真的是很爱你的老师,可是我今天早上起来晚了,就怕你迟到,老师怎么办?”
“因为我的孩子明天要去上幼儿园了,你能不能帮我请假?”
“老师,我的孩子把你的东西扔到幼儿园,让老师收拾好吗?”
…….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
“因为他答应了你,你却没有履行。”
我想对大多数家长说的是:“孩子的表现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01
什么是孩子的行为?
孩子通常会在一个环境中,以某种不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就像上面的小乐一样,他因为不满妈妈总是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逼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不愿意去新的环境中学习,而且他会因为自己不能适应环境而感到焦虑、压抑,比如小乐没有形成自己的小团体或不服从伙伴的纪律,无法解决团体生活中遇到的冲突,感到痛苦、不安、焦虑和沮丧。
孩子会变得叛逆,不听话,是因为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感觉,
他已经跟不上自己的思维,无法与周围的同学搞好团结,成为老师的问题学生,被同学欺负、排斥,甚至被老师批评、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