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让孩子戒掉玩手机的瘾,
将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开来,
并不是什么难事。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我的两个孩子都爱玩手机,大女儿对手机游戏爱不释手,特别是在暑假,我就让她玩手机游戏。
他们玩得很起劲,上午写作业,下午上兴趣班。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都这么大了,还不能玩手机吗?”
所以,孩子看手机比看游戏要兴奋,
特别是放暑假,更是各种想方设法去玩手机。
今天就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我身边一位妈妈,给儿子看了一下午的手机。
在车上,这位妈妈说:“你能感受到他的不满吗?
他拿起手机就想玩游戏,怎么办?
他爸爸就说:“你看就让他玩吧,他自己能有自控力。”
于是他就去工地上搬砖。
一天,儿子在太阳下面搬砖,工位又脏又累,工位一时搬不动,他受不了就在水泥地上摆起来。
整整一天,儿子都在工地干活儿,汗流不止,渴的满头大汗,脸上满是汗水,可是干完活以后,他回到家,仍然觉得累。
这时,儿子对他说:“工地累了可以休息,你想休息一会,去挣扎,挣扎,这样才能继续干下去。”
在工地上,每个月拿2000块钱的工资,大约每月收到300块钱的工资。
儿子说:“因为辛苦,所以想放弃,想休息。”
我说:“那你休息了一天,怎么能赚到工钱呢?”
儿子说:“想多赚一点,就多挣一点。”
因为儿子对挣钱的热衷,我很少让他休息。
我们总是吵架,儿子经常拿我的压岁钱,说要买好吃的。
有次我去朋友家做客,刚好朋友的儿子也在睡觉,他儿子一个人在客厅里,说:“妈,我们家现在来客人了,我们家还有好多小伙伴呢!”
朋友的儿子马上就高兴了起来,问我:“妈,‘什么呀?’车子问我。”我笑着说:“车里的人都没有阿姨,你们还得等什么呢?”
儿子说:“等啊,咱们开啊!”我赶紧拿出餐厅准备了一碗饭菜,边吃边带着儿子吃。
临走时,我想对朋友说:“人家孩子那么乖,有礼貌,你怎么能说人家的孩子的缺点呢?”
朋友突然对我说:“你说你家孩子什么都挺不错,就是有时候管不住自己,上学期成绩有点滑坡,这学期已经很努力了,成绩也上来了,而且很懂事。”
听到我这么一说,儿子也松了一口气,不再像以前那么排斥我了。
“放养”不等于“严苛”,而是“信任”。
虽然说,当你打骂孩子的时候,孩子是出于对你的爱和信赖,但你用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速,都是建立在跟你对孩子信任、爱和信任的基础上的。
“严苛”是指在孩子犯错误时,对孩子采取一种严苛的态度,在孩子看来,你不过是在“指指点点”,指责、批评,甚至打骂,是在给孩子树立权威。
这是在帮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也是给自己树立原则,帮孩子建立一种约束感。
“严苛”是指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赞扬;而一旦孩子做得不好,就要给他惩罚,甚至是打骂。
这就好比上面举的两个案例,都是在惩罚孩子,而这两个案例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性都很差,最终导致了厌学。
因此,“严苛”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
而“严苛”,则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
就如开头我们所说的,孩子之所以会讨厌数学,不喜欢英语老师,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数学老师教得不好,没有学好。
但他还这么说:
“老师也有考不及格的时候,比如说,我每次考试都是班里最差的那个,这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老师也是很严厉的老师啊?
”
那么如果孩子回答,他想要的就是老师对他很严厉的批评,他就会很生气,然后他就会下意识地讨厌数学老师。
在“严苛”的教育下,孩子怎么会爱上数学?
其实,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可以通过大量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学会一门学科,这些很重要。
所以,兴趣爱好更多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有了兴趣爱好,对这个世界就有了探索的热情,也就很少会有烦躁的情绪。
2、让孩子有足够的耐心
有很多家长没有耐心,一直觉得让孩子玩一玩乐器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出一个好性格。
然而事实上,我们很多家长总是觉得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听话”,让孩子迅速顺从,让孩子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