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病床前玩手机
病床上玩手机
5月11日,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病房的医生为大家做了一个小调查。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调查显示,四成左右的抽动症患儿,都在父母沉迷手机。
这名男子,每天都抱着手机玩,他说不管父母怎么责骂,他都无动于衷,要么玩游戏,要么睡觉,反正就是不搭理人,父母说什么,他就对着干。
最后一天,医生们给男孩做了诊断,除了多动症,其余均为阳性。
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带男孩到心理科就诊,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男孩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男孩父母在外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男孩的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能在家陪伴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是典型的“甩手掌柜子”。
爷爷奶奶的溺爱,使得男孩在学习上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学习成绩也没有很好。
而爸爸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比较严格。
有一次,男孩考试没考好,回到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闷闷不乐。
他平常很喜欢看书,看起闲书来十分用功,也会学习到深夜。
而爸爸对男孩的学习情况并不关心,只是认为他是贪玩,就跟他说:
“整天就知道看书,你成绩好有什么用。”
听到爸爸的话,男孩难过地哭了,但是内心却很委屈。
自己明明是很用功,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
自己为什么要在乎成绩?
感到很大压力。
这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一个心理问题。
其实,这种在乎成绩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厌学的心理状态是分不开的。
轻度的厌学,就是在孩子身上找不到任何的优点。
重度的厌学,就是在孩子的心里面积攒了太多的压力,而这个压力只是暂时的,假如,你能找到一位优秀的老师,那么你的优势就会被充分地放大,吸引到你,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就会提高。
反之,如果没有找到一位优秀的老师,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甚至是旷课、逃课,甚至是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去。
02
我们该怎么做?
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就能解决具体问题。
第一步,多给孩子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
《穷爸爸富爸爸》中写道:“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观念,将来就会缺乏金钱的能力,也就不懂得节约。”
那父母要怎么做呢?
我们来看看第一步:找一本好书。
第二步:经常去图书馆,经常去图书馆。
第三步:经常和家人聊天,多和朋友交流。
这一步一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但是我们现在也正在犯同样的错误,就是经常性地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而不是鼓励、支持他、让他有动力。
那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他一起阅读,因为他太喜欢阅读了,感觉没有阅读的时间,没有乐趣,他就不会想到去玩,而不想去阅读。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就必须要先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先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你要让孩子懂得怎么样花钱买东西,但是不要随意地消费,而是要合理地消费。
比如给孩子一个存钱罐,告诉孩子存着存着的话,就可以存着,只存着的话,会越来越少,可以放在文具盒里,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乱消费,而是培养孩子节约开支来之不易的习惯,以后学习起来会更省心。
当孩子看到这些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不觉得自己想要什么,也不会觉得游戏有意思,就会慢慢开始尝试着去锻炼。
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在约定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孩子去参与进来,去征求孩子的意见,一起制定一个规则,去执行。
把这些游戏时间调到学习的状态,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不断的打怪升级,在学习中不断的克服困难,慢慢的取得进步。
4、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去思考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要去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要玩游戏?家长如果只是一味的去否定孩子的兴趣爱好,那么孩子就会渐渐的丧失对游戏的思考能力。
游戏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从这些人物那里他学到什么?这些人物会说话吗?
如果说男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看这些寓言故事,那么可以带着孩子看一些《龟兔赛跑》《铁丝虫居》等。如果说男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玩《铁丝虫居》,那么可以带着孩子看这部动画,通过这些动画电影,让孩子去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控制孩子玩手机
既然家长都喜欢玩手机,那么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家长的控制,那么孩子也不会做出很大的偏激的行为,所以家长要做的是控制好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当孩子做出让家长感到失望的事情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思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