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充钱,充的是生活费。
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因为学校禁止带手机,才用手机订了个iPad,后来不知怎么用到他那里。
老师打电话,让家长把iPad收回来。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我看到这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放任,觉得他还小,既然选择了用iPad,就要让他遵守规则,而不是单方面强制。
周一的早晨,我很不情愿的把iPad拿走。
“你今天是不是玩游戏了?”
“嗯。”
“昨天的平板,时间是不是很紧张?”
“刚开始的时候,我看到你拿iPad在玩,后来,每次你都在玩,每次都玩一会,但是后面时间到了,你会主动把它还给我。”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玩游戏的问题很紧张,生怕影响到学习。
但是,有时候,你费尽心思跟孩子一起玩,反而会影响他的注意力,他可能会因为没被要求,而很反而产生抵触心理。
那么,如何才能使他不抵触呢?我给大家两点建议。
第一,降低游戏时间
《少年说》中,五年级的晓橙子小小年纪,却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
即使在他父母面前,他也很难受得以合作。
晓橙子说,游戏是他跟同学们沟通的方式。
他不敢发脾气,因为怕一发脾气,父母就又吵起来。
他很想要一个香蕉,父母不买。
暑假里,父母会给他买很多他喜欢的东西,但父母觉得买了会耽误学习,没什么,所以他不敢要求买。
直到现在,他和父母依然习惯于用发脾气的方式解决问题。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情绪倒U效应”。
大意就是:
当情绪倒灌时,说出的话,和发脾气完全相反的话,会让孩子陷入“超限效应”中,最终选择放弃、反抗。
2、不要总是用负面情绪来引导孩子
正如上面提到的,这位爸爸,给儿子买了一根香蕉。
结果儿子看到后,情绪更加激动,竟然顶撞爸爸:“为什么我不是自己的香蕉?!”
在很多父母看来,这个就是在“鼓励”,可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变得“不听话”,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变得叛逆。
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一个拥抱,他可以在你身边放松下来,变得更加平静。
而孩子顶嘴,这种行为,是在向你表达自己的愤怒,他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孩子可能从此关上了自己的心门,不再跟你说话,关闭了和你的沟通之门。
你可以试着用你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当他平静下来之后,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希望妈妈这么做,但是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吗?”
或者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可以跟我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出来解决问题。”
4、不要忽视孩子的话
如果你跟孩子说了很久之后,但他仍然不愿意听,或者是说你的话没有任何意义,你可能需要道歉。
但是如果你说:“对不起,妈妈忘记了,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
孩子就会很乐意的跟你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越来越稳定。
5、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阶段,家长的“示弱”,是一种低成本的安慰。
很多家长会说,我也经常会示弱,可是怎么办呢?我也很努力啊,可是我做不到啊。
那就换个方法,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孩子总是拖拖拉拉拉的,每次都得催着她去学习,可是最后总是累了,孩子还要玩,我们就会不耐烦。
如果孩子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我们就会忍不住去催促,觉得孩子不抓紧时间。
如果孩子磨蹭,我们就会开启唠叨模式:
快点!快点!快点!
快点!快点!
你怎么这么慢!
不要以为我在催你呀,你就知道!
经常这样的话,就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以后不再对我们说出话,还会照着我们说的做,因为,我们是出于好心,我们是希望孩子加快速度。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因为,催促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觉得我们催促的行为没有效果,反而,孩子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催促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不高兴了,所以,我们要减少催促,用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孩子做他真正需要做的事。
3、把孩子当成同事,尊重对待
有的女孩子会在青春期的时候,开始对异性有好感,也有早恋的倾向。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正常现象,我们不必要对此贴上“早恋”的负面标签。
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朋友,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