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孩子玩手机的视频,一般是两种情况:
一是孩子玩手机都会发出比较大的声音,从而干扰到他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二是父母没有时间陪伴,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机,有的孩子已经大概到了沉迷手机的地步。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下班回家后,尽量不玩手机,做到有时间多陪伴孩子。
2、做出表率
如果你每天下班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那么孩子会觉得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没有做好榜样。作为父母,必须要以身作则,不要一边看手机一边陪孩子,让孩子觉得不公平,凭什么你们可以玩手机,却让我不可以?所以,想让孩子少玩手机,父母就要以身作则。
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玩手机的规则,比如每次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措施,比如累计一定时间内不能玩手机,等等。
当然,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父母也要做好榜样,不要一边要求孩子,一边自己玩手机。
3、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说到底父母的引导是关键。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整天玩手机,却让孩子远离你,这是不公平的。
所以,想让孩子少玩手机,父母就要先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
如果希望孩子少玩手机,那么父母就要做好表率,少玩手机,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
如果希望孩子多读书,那么父母也可以在家陪着孩子一起读书。
不同的年龄段,父母可以让孩子选择不同的手机。
比如,2岁前,父母可以多买一些科普绘本,和孩子一起看,在读绘本的同时,能够锻炼孩子的听力。
3-6岁,可以适当使用手机,但要控制好时间,每次10分钟。
12岁以上,可以适当使用手机,但要控制好使用时间,每次10分钟。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一起制定规则,父母要坚定执行。
3-6岁,要多给孩子陪伴
孩子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确做法:
1.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3.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
,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建议:
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信息,杜绝孩子受到影响。
3-6岁,孩子坚持每天阅读图书阅读纸质书,父母要重视榜样示范
,坚持天天坚持亲子阅读,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7-12岁,儿童叛逆期,父母要掌握亲子阅读方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这个阶段,父母要做好引导工作,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扩充孩子的知识面。
青春期前期的孩子,开始有了更多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世界的认知体系已经由父母、老师、同学、朋友,
更多的视角,去了解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对世界的探索欲也更强了,
而且有时候孩子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对于父母的人生感悟和认知体系的转变,让很多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开始出现了不良的攀比,这都是父母要及时调整自己,掌握正确引导方法的好时机。
第三个叛逆期:青春期叛逆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初步成熟,而心理却未成熟,于是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感,心理变得更加矛盾,甚至烦躁!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仅仅一味地批评指责,
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叛逆,还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我们不妨试试看,理解他们,在给他们建议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适当地让他们去做,这样才会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变得更加自信、独立。
第四个叛逆期:青春期
孩子到了青春期,身心都发生巨大变化,所谓的“14岁现象”,其实指的是孩子正在走到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一方面已经成熟,他们已经懂得使用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渴望独立,渴望摆脱父母的监护,希望能在精神上和父母平等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