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边玩手机边哄孩子有什么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而屏幕光线和视频的直接相关度,会导致儿童眼球发育畸形,导致近视、干眼症等眼部疾病。
许多家长都有这个困惑,玩手机会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事实上,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如果能在脖子上贴一条小标识,就更加合适了。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眼睛和人体的瞳孔有一定的距离,长时间盯着手机看,就会使眼睛产生一定的辐射,从而出现干眼症。
所以,最好不要长时间玩手机,玩手机时尽量打开房间的灯,避免电子产品的光和声音打扰到眼睛。
你还可以看看书、练字、下棋、玩玩游戏,培养下围棋、下棋、运动、读书等的爱好。
四、怎么帮孩子克服玩手机上瘾?
有些家长说,老师,我家孩子头一分钟都不玩游戏,三分钟都坐不住,一玩就是几小时。
您说,这能行吗?您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呢?
您回想一下,孩子如果成天捧着手机,时时刻刻都要玩游戏,是不是您也很难为他戒掉吧?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呢?
1、无聊、空虚、无聊,没有人陪他玩耍
孩子小的时候,除了父母,就没有人会跟他玩耍,大多数孩子只能是自己玩耍。
于是孩子只能通过手机来打发时间,寻找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游戏是一个把世界和自己联系在一起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孩子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释放自己的能量,释放自己的压力,还可以在游戏中找到快乐。
这一切都很吸引孩子,让他们想要玩,让他们获得奖励。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力过于强烈,就会导致孩子对游戏的这种依恋感,而不是其他的兴趣。
孩子都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而不是一个时刻被指责批评的孩子,长期以往会形成习得性无助。
很多时候孩子玩游戏的时候,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丝毫没有到位。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他不会觉得愧疚和放松,相反还会觉得父母的行为侵犯了他的边界,他从游戏中得到了一种侵犯。
心理学家说,父母过度看重成绩的行为,会导致孩子出现自我认知失调。
害怕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害怕自己被评判,孩子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心理游戏里有个设定,每当孩子失败了,或者有不好的行为发生时,就会有心理游戏。
当孩子在游戏里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获得的快感,就会不断地给孩子打升级打怪。
并且升级打怪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排名机制,就是说会有些奖励,让孩子不断地获得这种能力。
于是孩子就会不断地被外界因素所推动,从而不断地升级打怪。
说白了,就是孩子在游戏里得到了成就感,不断地被外界因素刺激,孩子才会沉迷游戏。
所以说,如果孩子沉迷游戏,家长一定要审视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看看到底是不是自己在教育上犯了错误,才会让孩子这么做。
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1、家长的教育引导方式
我们观察到了游戏的存在,也能看到游戏的很多特点。比如它具有很强的回应性,能让孩子获得一种“我很感兴趣”的满足感。
孩子在游戏中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也满足,可以实现社交的价值,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自身价值,所以孩子沉迷于游戏是有原因的。
2、家长的监督控制
孩子本身没有自制力,他们很容易被游戏吸引,甚至在家长监督下打游戏,家长一发现,就严加管控。
孩子没有手机,还要每天盯着孩子,才能勉强应付家长。
而且现在有些作业需要在网上完成,也无法提交,家长会很担心孩子出现手机依赖症。
为了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家长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每次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如果每次超过30分钟就会收走相应的手机使用权。
与其让孩子偷偷摸摸去玩手机,不如让孩子的手机使用规则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
这种方式其实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好处,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机,让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学会自我管理,从而也能让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学会如何自我管理。
我们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到时间之后就应该关掉手机。如果没有遵守,就不能玩手机。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规范孩子的行为,还能够培养孩子对于正确使用手机的认知,这样孩子也会觉得手机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能玩的放心的。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能让孩子更有参与感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当孩子提出想要玩手机的时候,父母总是会拒绝孩子,甚至会对孩子说:“你太晚了,我还没休息,不能玩了。”
其实这样的话语不仅不能让孩子乖乖的放下手机,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拒绝,并不会让自己真的关心自己,从而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撒泼耍赖,父母就会满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