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玩手机游戏,孩子会有其他的方式吗?
手机游戏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孩子可以缓解压力,很多成长道路上的不顺心,得到了释放,另一方面,父母的管教,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当他没有玩伴,没有手机的时候,他就会烦躁不安,要么狂躁不安,要么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反抗。
最近几年,网络上有一句很火的话,大家耳熟能详:“如果你想毁掉你的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的确,手机对孩子的影响确实很大。孩子玩游戏上瘾,自控力差,玩物丧志,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会走上歪路,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甚至出现打架斗殴、酗酒抽烟、吸毒的情况。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手机的控制?
一个方法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到手机的危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找到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把注意力从游戏转移到别的事情上,说不定还能帮助孩子控制玩手机的时间,避免孩子因为手机而耽误了学习。
因此,如果孩子已经喜欢上了玩手机,强制禁止孩子接触手机是行不通的。家长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每天只允许玩30分钟手机,时间一到就准点关机。
还可以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并采用“围栏杆”作为指导,比如家长在玩手机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明确的规定时间,什么时候可以玩,一次可以玩多久。
父母不要觉得自己多关注孩子就够了,事实上,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父母的“有效期限”就是孩子10年后的十年八年。
2.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很多孩子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很多家长就想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习惯,但却忽略了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
不要过于依赖父母
因为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指出孩子做的不够好、不够好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变得非常听话,自然,不会再去挑战父母的权威。
反之,如果父母的陪伴是一种“伪陪伴”,没有去注重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没有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养成习惯。
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朋友,有了自己的圈子,离开父母以后,他们就会变得很少会去朋友。这时候,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的孤独、迷茫,这时候,他就会慢慢的失去了和朋友进行良性互动的能力,慢慢地被父母边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边缘化”。
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就会逐渐变得不愿意去和我们进行沟通,封闭式内心。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陪伴孩子度过这个阶段呢?
1.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为了避免孩子对手机上瘾,我们一定要先从自身开始改变,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读书、做游戏、做运动,带孩子去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在和孩子一起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或者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家务劳动,以此来转移孩子玩手机的注意力。
2.
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过度使用手机,而是希望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就应该先从自己放下手机开始,尝试着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
和孩子在一起做游戏,在户外活动,把孩子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孩子从手机中去获得更多真实的快乐,感受更多的快乐。
3.
放下手机,给孩子更多陪伴。
有的父母知道看手机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但是却没有办法去改变孩子的这种现状。
因为孩子其实很聪明,他们知道手机很好玩,只是拿走了父母的注意力,就可以拿到手机了。
在丽丽丽的手机“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很多孩子都有这个问题。
丽丽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玩手机,一看她在看手机,就很兴奋,丽丽就说:“妈妈现在在看手机,你也不能看啊。”
女儿听了就说:“不行,我不可以看手机。”
丽丽丽的老公生气了,就吼道:“闭嘴!闭嘴!说话什么,你再说!”
女儿当时就哇哇大哭了起来,丽丽的老公听了也很心疼,但是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当孩子耍赖不听话时,父母要用“同理心”来处理
一、“同理心”不是说教,而是寻找方法
孩子不听话时,父母需要“同理心”,是去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从而给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孩子在超市里看到了玩具,但是家里的玩具都还没收拾,不买了,家长要理解孩子是因为不知道房间里没有整理,所以想要买玩具。
家长可以跟孩子说:“这个玩具家里都没有了,你是不是想要这个玩具呢?妈妈也觉得家里的玩具都还没收拾好,但是家里有很多玩具,这个玩具也是你的,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能收拾好吧。”
孩子会觉得自己的玩具可以随意得到,他就会觉得自己被尊重,所以也更愿意去做自己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