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蛋叔叔孩子玩手机,导致走路滑倒,阿蛋叔叔后悔不已。
阿蛋叔叔最近发现阿宝整天机不离手,吃饭、睡觉都在玩手机,对此感到十分焦虑。
“对此我真的很生气,感觉自己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阿爸无奈地说,“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大人也都在玩手机,为了避免孩子玩手机,我们也没有办法。”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而这个时候,听到阿爸的话,阿宝奶奶哭着给阿爸打电话,让他们一起帮忙接儿子回家。
等阿爸接到电话的时候,阿妈刚刚忙完,脸色也有些发白,而阿爸则是脸色苍白,结巴着嘴巴,还笑着说:“赶快回去,要不然我会批评孩子的。”
看着这个情况,我只好让阿爸给阿姨回电话。阿姨来电话时,是个小学六年级的男孩子。
他家儿子性格活泼,不叛逆,在一所学校里读了四年级,成绩一直不错。
但是阿姨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阿姨就经常出差。
阿姨觉得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不好,特意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
由于孩子比较懒散,经常迟到,所以做事拖拉磨蹭,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虽然阿姨对孩子的学习很关心,可孩子却觉得生活不是她想要的,还不如在家玩。
“老师,我觉得我在学校纪律还可以,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总是请假,我也没有办法。”
“我每天都很累,作业写不完,休息不完,老师说我也没有办法,你能不能让我喜欢上体育课啊?”
“妈妈,你知道吗?我每天晚上都很晚睡,第二天上课都精神不济。”
“老师,我觉得我很厌学,我想转学,不想上体育课,在家也不想学习,我要去上学,”
“我不想去学校,我觉得去学校会被同学笑话。”
……
看起来孩子在抱怨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教学方式,其实都是在抱怨生活。抱怨生活的不公,抱怨人生的苦闷,抱怨学习的苦累。
大人如此,孩子更不愿去抱怨学习的苦累,想要逃离,也只能是在抱怨学习的苦。
3、孩子,你是在为父母而学习
曾经看过一个央视频道讲述一个关于父母抱怨学校的故事。
这个孩子是由于家境贫寒,父母从小就不重视对孩子的培养,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后,甚至连家庭教师都觉得没有,感叹“教育真是太难了,这个社会给我们带了可怕的东西,太可怕了,我们还没有抓住,不然我们的孩子估计也是被社会抛弃的”。
很多父母都在抱怨,为了孩子以后能找到好的工作,甚至是培养出一些啃老、出息的孩子。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父母充满了依赖,什么都要依靠父母,因此他们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试想,当我们给孩子买了昂贵的礼物,当我们每天朝孩子微笑着,说声辛苦辛苦工作时,当我们回到家,还要面对他的时候,他又是什么感受呢?
因此,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就要培养他们的感恩心理。
02、有感恩之心,孩子才会回报父母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中长大的,遇到的问题也是直接到网上找答案。这种现象是现在大多数孩子遇到的普遍存在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挫折教育。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小学四年级到20岁,孩子每天都面临的问题是在10年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出孩子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能力,那么我们将更有利于他们的未来的发展。
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养成这些品质。
1、坚持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坚持不懈的教育,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模仿的很大。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很多习惯,都会有迹象。
坏习惯的养成,有时只需要父母能够坚持一下,孩子就会转变过来,并且渐渐养成好习惯。
2、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这个地位不是一时半刻显现的。
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并且有很大的关系在里面。
只有父母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孩子才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3、合理的运用时间
就算孩子还小,也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学习,所以我们父母们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定,让孩子的时间更加充足。
譬如时间是需要给孩子规划的,那么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有计划的。
这个时间就是孩子的阅读,孩子可以选择绘本故事书,当做亲子阅读,或者是玩游戏。
这个时间就是孩子的阅读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就是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是阅读。
4、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不要说:“你怎么又惹事了?”而是说:“你能不能控制住我们,现在你不可以这样做,你就先冷静一下,然后我们再讨论,好吗?”
很多时候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他的脾气变坏了,而是他需要的是感同身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