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都玩手机,真是焦虑又无奈!
刚看完一则新闻,就让我震撼到了。
两个孩子都玩手机,没人陪,两个孩子各玩各的,连大人都不能陪同玩。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有网友表示很同情:手机的世界,真不是玩物丧志。
也有网友表示:这是成年人的“潇洒”,为什么孩子要这么痴迷,还不如让孩子玩手机开心。
小孩子的自制力差,对于手机中的各种各样的动画片、游戏,大都毫无抵抗力,沉迷其中,容易上瘾,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生活。
同时,家长的缺位,也让孩子缺少了什么“替代性”,比如,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安全感等等。
一玩起手机,就容易忘掉周边的世界
孩子玩手机成瘾,对视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情绪等都有影响。
经常玩手机,大脑皮层变薄,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成绩下降、视力下降,影响孩子的职业生涯。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正在研究孩子玩手机的深层次因素。
这项研究发现,手机屏幕的蓝光会影响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睡眠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1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2-6岁以后,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让孩子很难不感到空虚。
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在数码产品上,那你也必须得注意,不要让孩子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尤其是玩手机游戏。
因为这样会让孩子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所以,建议家长对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要进行一定的限制,但同时也要提醒孩子,尽量减少接触电子产品,多看绿色的节目,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2不沉迷游戏
孩子喜欢玩游戏,往往是因为游戏好玩,有一些很容易获得成就感,而在学习和游戏中会遇到困难,所以,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如何避免失败,这样就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对游戏的兴趣更浓厚,也会逐渐地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3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孩子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在孩子的内心当中,也会给自己一个“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的印象,会在潜意识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时养成复习的习惯,当学习有所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就会更加主动的学习。
4、制定恰当的目标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孩子踮起脚能够到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与孩子的能力匹配,如果达不到就会有相应的处罚,以此来鼓励孩子更加努力。
孩子为了实现目标而学习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是短期内的,但是长远目标可以是超过某个水平的,这样孩子就会有努力的方向,不至于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成功。
5、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
父母应该多多鼓励孩子与自己的朋友交往,通过接触让孩子了解更多的人,交往中难免会有误会和不理解的地方,从而就会引导孩子,愿意主动地与人交往,这样,孩子自然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起来。
6、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环境的好坏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因为电视或者是其他因素,导致他们陪孩子学习,而孩子就会对于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一写作业就打瞌睡,在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积极地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带孩子去做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比如打篮球、踢足球、唱歌、跳舞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孩子的内心充满阳光,有更好的心境去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7、父母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一定要及时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指责孩子,打击孩子,这样只会使孩子更加的反叛。我们应该多花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了解孩子身上真实的特点,就可以从根源上减少孩子身上的“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8、父母要多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
父母要多学习一些育儿教育孩子的方法,多学习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父母和孩子共同进步,孩子才会努力学习,才会变得更加优秀,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而且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只是一个度的问题,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成长需求。所以,父母要多学习一些育儿知识,多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就能和孩子做朋友,与孩子一同成长,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