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瘾砸家具、砸坏电脑、骂老师,甚至还有学校要开除她的家庭,但她仍然没有放弃。这些年来,她的学生中有13位患有抑郁症,有6位自杀身亡,近4年来她们辗转就医治疗,一直在联系医生,不间断地打针,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尽刑罚,能对精神病人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
三、
“自杀”是最好的疗法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每年因自杀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其中因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自杀是15-19岁人群第二大死因。在自杀的人当中,80%-19岁的人群患病率是在10-25岁之间,50%-60%的人群是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现在的生活条件非常好,生活条件也好,大家都以满足温饱为目标,但是,因为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有时候就会“自残”。其实自杀的人是最让人看重的一种心理疾病。
抑郁症,看不见摸不着,“导火索”藏在每一个角落里。
01、“导火索”
比如,在一个酒店里,两个成年人都有可能正处于情绪低落期,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状态就是糟糕的,就是“命不好”,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做出过激的行为。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一个人特别无助、很烦躁、很不开心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孩子的这些情绪,听到这些话就会更加烦躁。
“我真的不想活了”、“我没有价值”、“世界上没有人爱我”、“我对什么都没兴趣”、“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养活自己”……
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对的吗?
孩子并不是为了这些话而存在,而是为了让家长们有一个更好的心态。
因为这些话,会让他觉得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好的生活,就没有好的未来。
因此,如果孩子在这些话,如果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家长们就要对孩子说:“你真的觉得自己已经很棒了,我很欣赏你这种想法。”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肯定和认可,孩子才愿意与家长敞开心扉,家长的指导,才能让他愿意听进去家长的话。
3、 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季杨杨杨杨杨杨杨的父亲,就是一名优秀的电竞培训师,在他的观念里,游戏就是职业电竞游戏,需要被看做是职业玩家,电竞职业玩家必须与电竞运动员、俱乐部职业选手等进行沟通。
但是在父母看来,电竞职业电竞就是打游戏,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这个行业当中找一份工作,就能够顺利毕业。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对父母产生莫名的逆反心理,他们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更加迫切的想要自己去体验一下电竞的生活。
因此,很多孩子在面对父母的“劝告”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再与父母沟通,双方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踏进了聚精会神的游戏世界,想要在游戏中获得胜利,获得成功,只能靠自己的毅力。
而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对于孩子而言,他们还不够成熟,需要父母对他们的信任。如果父母总是对他们进行打击,那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没有信心的人。
其次,父母对孩子有期望过高的心态
有些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希望和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常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但是父母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擅于挖掘孩子的天赋,只要孩子有想要做的事情,那就让他们去做,如果他们做了,那就支持他们,让他们继续做下去。
最后,当孩子表现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时,我们要去试着了解一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在平时的生活中,引导孩子慢慢走出对学习的厌恶,用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新学期的学习。
今日话题:你的孩子有没有出现过厌学的表现?你都是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难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