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不能玩手机游戏,成为了很多家长争论的话题。
我在统计群里看到,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玩手机游戏,所以他们会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而禁止孩子玩手机游戏是“对孩子的爱”,当孩子长大之后,他会以更加猛烈的叛逆来表示抗议。
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当自己是老大,可以任意决定自己想做什么,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他会变得不再听从父母的,他们会故意做一些令父母啼笑皆非的事情,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如果家长在事情方面不能对孩子做出合理的引导,只会让他们玩物丧志,无法正确对待问题,因此他们会采用一些不良行为来达到目的,比如通宵达旦,通宵达旦,甚至不计后果,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记忆,例如,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生活可能会更加多姿多彩;现在有了手机以后,生活中大家更加便捷,生活中大家往往会比较拘束;但是,现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记忆,过去很多人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找到自己的记忆,而现在大家越来越依赖手机,但是让孩子放下手机却未必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父母在为孩子戒除网瘾、减少手机游戏的时候无奈地叹息。
那么,如何解决孩子痴迷手机、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引导孩子学习,首先要找到真正的兴趣点
对孩子感兴趣,因为他们学得越多,未来会获得成功的概率越大。
孩子只有了对学习感兴趣,才有可能想去学,才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得到进步和成就感, 孩子才会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找到自己学习的意义。
现在,国家为了应对网络的干扰,在网络上都进行了相关的谴责措施,关于是否存在诱导性的玩手机的行为,各方都在探讨。
我们可以结合网络的好处,来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把孩子往学习上推,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学习,并且学会运用网络作为自己学习的工具。
最后,我们要明白,要教育孩子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如果孩子把学习当成了乐趣,那么孩子的学习也就会变得很快乐,也会收获成就感。
因此,家长们要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就问问是不是孩子压力太大了,或者孩子有什么想法或者不愿意说出来,我们要学会多去倾听,去倾听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真正地释放内心的诉求,我们应该让孩子去用自己的方式宣泄心中的不满,让孩子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生命中的乐趣,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找乐趣,释放学习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内心是敏感脆弱的,他们不是我们的心肝宝贝,而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要求独立,有权利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们不想成为被家长、老师和社会所排斥的人,他们也不想按照家长的想法去做,他们也不想按照家长的意志去行事。
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我们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引领孩子过好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难题和问题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依赖于家长的帮助,这是一种不独立、不自信的表现。
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找借口逃避责任呢?
从孩子的行为看,这些孩子是希望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他们自己没有办法获得认可,没有办法获得理想的自我,总是在不断地犯错和走弯路中徘徊。
家长不要总是去抱怨孩子,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要让孩子自己去努力,真正的做到了,才能获得成就感。
让孩子学会向别人“求助”,让孩子学会勇敢的面对困难,不要总是因为胆小,而忽略了“求助”。
让孩子学会勇敢地求助,能让孩子更好的勇敢的飞翔。
对于孩子胆小的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呢?
1.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人有时候,往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为人父母,我们的情绪往往会影响着孩子。
当孩子见到生人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我们害怕孩子拒绝,害怕孩子遇到困难。
很多家长习惯性的回答“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不要紧”,“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这么不小心”。
实际上,孩子只不过是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才会有被拒绝的感受,才会手足无措。
这种被拒绝的感受,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一些恐惧感,害怕自己会被拒绝,担心自己没有被家长重视,于是就会不停的哭,想要获取家长的重视。
但是,孩子哭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内心脆弱,家长一旦拒绝,就很难恢复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我曾经看到过一段视频,
一个孩子不想喝牛奶,爸爸没有同意,只是在旁边的椅子上放了一杯牛奶,然后又拿走了几滴蜂蜜,孩子哭的情况十分严重,看到爸爸的举动,内心十分心疼,并且哭了好几次,于是爸爸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