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一直给孩子玩手机,孩子悄悄的把爸爸的手机拿出来递给爸爸,让爸爸看看孩子的手机上有没有新的玩法。
男孩看到爸爸玩得不亦乐乎,转头跟爸爸说:“你不用,我来看看,还有其他玩法,说不定还有其他玩法呢!”
说完,孩子自己跑去玩手机了。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这件事当时,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更加明白了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01 父母敷衍孩子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说过自己孩子也曾经偷偷拿了手机,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全都是自拍照。
而朋友也很无奈,自己平时根本没办法时时刻刻看着孩子,这次试过还是老样子。
于是我便和朋友说,一定要多看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
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知道什么是优秀的人。
这样一来,在孩子心里,也会有一个定位,什么时候,自己是优秀的人,那么,其他孩子,就一定不会差。
而这个定位就是告诉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好的方面发挥出来。
也许孩子就会对自己很好了,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培养他的自信心的好机会。
比如说,孩子现在是四年级的小学生,老师给他布置了作业,让他自己写完作业。
他就是不想写,我问了句,写完了吗?
他就说,还没写完。
这时候,你就会说,你就把作业写完了,你还想再写作业吗?
他就会说,你不写了,我就不写了,等写完了作业再说。
看似是孩子不想写作业,其实是因为他的内心有很多情绪,有很多焦虑。
这时候,如果你理解了孩子内心的情绪,有了更好的引导方法,和孩子一起找到更好的处理情绪的办法,你也就没有办法来对抗孩子的拖拉磨蹭了。
3、用行为上的引导,代替说教
你在对孩子说教的时候,孩子本身处于本能的抗拒。
被告知,应该写作业还没有效果。
这时候,你应该这样说:
“你是不是走神了?”
“怎么回事,你的动作太快了!”
“抓紧时间,赶紧写,不要耽误了!”
孩子的注意力在被你的说教,从而对你产生了恐惧心理。
你越是说,孩子越是反感。
4、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你越不要唠叨,孩子越是会反感。
我家孩子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回家以后总是喜欢拿着妈妈的手机玩游戏,看动画片,其实也是被手机吸引的。
我们在给孩子准备饭菜的时候,我们也不要用手机去哄孩子吃饭,如果当我们用手机去刷视频或者看新闻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根本就不正躺在床上,全都会拿着手机刷着玩着,也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去玩。
有一次,小朋友用手机看动画片,已经看了一个小时,我一口气上了10个小红花,结果她眼睛都快贴到了电视屏幕上,我真有点想把她的眼睛给吓坏了,她从厨房里冲到客厅,一手抢着手机,一边喊着:“不要看了,玩手机!”
如果手机放在桌子上,或者放在沙发下,我们家是这样做的,客厅的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纸,我不知道她是否看到了,但当我看到她拿着手机的时候,她的注意力都不在电视上了。
妈妈:“我看到你看电视的时候,把手机放在桌子上,这样你看书的时候不容易被打扰到,等你有时间了,再来找我。”
我以为她会认认真真的去看书,但结果却发现她却在那里看漫画。
最后,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个看书的计划,把手机放到柜子的边上,孩子看到后很好奇,开始玩手机。
时间长了,我发现她变成了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了。
我说:“你看的什么呀?她看的是一本书,一个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是谁?是谁?你读了什么书?”
在女儿问的时候,我能不自觉的看着她的眼睛,这种眼神,给她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看书的时候,也要适当的鼓励,要引导孩子看的书的历史很有意思,说明孩子看的是一种文学作品,而且这个世界这么大,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很有深度。
2、重视读书的习惯
我从女儿5岁的时候开始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一开始她看的书,都是我挑选的,我让她把书《资治通鉴》这一套读给我听,读给孩子听,孩子读的多了,能够掌握《论语》《道德经》《道德经》《道德经》《道德经》这些书籍,也是我带着她每天一课的,通过她的讲解,我们俩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孔子在看《论语》,并不是只是学会了《论语》,而是我们能够一起学好这些学问,而这其中的学问就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