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为什么孩子玩手机吗?
玩手机不是心理疾病,也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重罪”,但是可以说这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病态。
那手机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呢?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1、手机就是鸦片
之前爆出的一则新闻,一名13岁的孩子竟因过度玩手机导致瘫痪和智力衰退。
孩子长期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溺爱孩子,对他的生活也十分放纵。
他生病前特别喜欢玩手机,经常一玩就玩到深更半夜,作息特别不规律。
一天,孩子在教室时突然像疯了一样,一直拿头去撞墙,几个老师都拉不住,脸上还不停地抽搐。
去医院后他的情况继续恶化,竟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了,还有智力衰退的现象。
当时他的家人觉得不能再让他这样下去了,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一切都晚了。
家里人开始把他送到监管治疗中心进行心理治疗。
但是,他依旧我行我素,闲不住,经常迟到早退,不愿意学习,作业也不愿意写,考试成绩直线下滑。
即便是这样,他的父母仍然只把他当做小孩子看待。
在一次节目访谈中,他甚至对节目组说:“每次我为了获得成功去做准备的时候,父母都在催促。”
每当父母让他学习的时候,他就会反问父母:“你们大人总是不让我干什么?你们大人非得这样做,为什么我不可以?”
有时候他甚至会开玩笑:“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你们大人不需要了。”
因此,明明以身作则,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将一些正确的生活方式展现给孩子,孩子自然能够感受到家长的善意和爱意。
2、不吼不叫,有智慧让孩子乖乖听话
一个妈妈说,孩子到了三年级突然变得讨厌学习,一回到家就要开始写作业、看电视。妈妈对此很生气,直接没收了孩子的手机,还警告孩子不许看电视,孩子一开始不愿意,哭着要看电视。后来,妈妈在孩子面前没有说什么,而是每天放学后带他去上兴趣班,渐渐地,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写作业的时候也越来越快。
这位妈妈说,在她的影响下,儿子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的前几名,而她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开始转变,她经常跟儿子说,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你只要比妈妈厉害一点点就好,不要跟别人比。
在妈妈的影响下,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果然展现出了出来。
可见,好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孩子身上出了问题,父母一定要先自我反省。
如果父母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缺点,看到不好的一面,只会把问题放大,把孩子逼向另一个不好的方向。
所以,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做一个正向积极的榜样,鼓励孩子多去尝试,用自己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
3.重视孩子的情绪引导,培养其坚强的性格
案例:
甜甜在幼儿园期间表现得很乖巧,从不和小朋友发生冲突。
可是,上了小学后,甜甜变得越来越胆小,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和她打招呼,她也想和别人打招呼,可是每次都是被父母强迫。渐渐地,甜甜变得更加自卑,不敢和同学们一起玩。
看到这个案例,我很心疼这个小女孩。
从生理角度,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一定会特别愿意向父母诉说心事,分享自己的烦恼和趣事,而父母也会有更多时间和孩子一起玩。
从生理角度而言,孩子上幼儿园时,会因为“分离焦虑”变得更加粘着父母,很多父母会说:“宝宝在长大啊,不要哭了。”
可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就不再像小时候那么黏着父母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他需要从原来固定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一个独立的个体,当然是需要一个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的。
可是,此时的他们,一方面想逃离父母,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父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也会日益严重。
不管是“反抗”还是“叛逆”,其实都是在为自己争取独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是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的。
因为,为了显得自己的重要性,孩子们宁愿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也不愿和父母一起。
其实,这也是孩子为了达成自我意识,而发展独立自主的一种表现。
所以说,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其实是想要更多地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如果父母过多地干涉和干扰到孩子,孩子会出现一些逆反的心理。
而如果家长适当地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认可孩子,能够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也会把父母当作朋友,愿意和父母说一说心事。
3、学会换位思考
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孩子,体察孩子的内心,多一些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就能够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真正地去帮助孩子,以自己的行动真正的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