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ipad的危害
近三分之二
1 导致视力下降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数据显示,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hone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孩子玩手机危害这么大
有研究数据显示,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中国家长一共看了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有多少家长呢?
多少家长,一边抱着手机,一边对孩子说:“手机害人,你玩手机,眼睛要坏了!”
可是你自己都不知道,凭什么孩子会玩手机,而你自己又总是抱着手机不离手。
孩子是你的镜子,当你天天看着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变得像你一样,对手机里的世界充满好奇,然后就会沉迷。
所以,家长要做一个好的榜样,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做好陪伴孩子。
01
父母要自己戒掉手机
父母要戒掉手机瘾,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起参与进来,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一起互动。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找回手机的乐趣,让孩子觉得回到家很温暖,他就不会依赖手机了。
02
手机是一个工具,可以玩,可以看,学习,娱乐,但是要把握住它,不要沉迷
手机是一把好的“双刃剑”,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还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1、 不要让孩子的休闲生活太单调
家长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不懂得孩子的需求,更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
孩子放假了,可以给他报个兴趣班,让他学个习,长长见识,开拓视野。
这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快乐。
因为,不管孩子做什么,父母都能关注、肯定和鼓励,孩子就会感到快乐,并且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父母都会支持他、包容他。
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2、 让孩子忙起来,是最明智的选择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是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的。
一个爱读书的父母,才是最优秀的父母。
在一个班级,前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靠后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靠后三分之一,那些成绩靠后三分之一的,基本上都是父母本身的功劳。
所以,父母要学会做一个尽职尽责的父母,好的家风,是能够给孩子源源不断的动力的,但前提是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父母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注意这三点,
第一,不要吝啬于给孩子爱。
你的溺爱会让孩子缺失边界感,没有安全感,因此就会寻求其他方法来弥补,只要给孩子的爱,会让孩子在心里面临困难,是不会走出困境的。
第二,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一些爱。
有些家长嘴上说着爱孩子,却不允许孩子表达爱,这是错误的。
家长要知道,爱孩子,就要多给孩子一些爱,给孩子一些自由,让孩子明白人生需要他自己负责任,我们也要做孩子人生的导师,可以给他一些建议,但是,只有让他自己感悟,他的成长之路才不会走偏。
第三,家长需要给孩子设立规则,要建立原则,规则定下之后就要严格执行,只有坚持到底才能保证孩子未来人生的长远。
在家长会上,也有家长问:“老师,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我说:“我不建议。孩子根本不听你说什么,他顶多只模仿,模仿你怎么做就跟你学会了。”
但如果你只说“不”,可能孩子已经陷入了“模仿”的陷阱,跟老师关系不大,跟同学关系很差,被同学欺负,跟家长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当然,如果孩子爱模仿,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多看看书,多反思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否则孩子爱咋地就咋地吧,写作业自然而然就写不好了,还会被老师批评,天天被老师罚,以后还怎么能喜欢你呢?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假装”的行为,家长不要上纲上线,
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就事论事地就事论事,不贴标签,不做主观判断,这样才能帮孩子改掉坏毛病。
另外,建议家长要学会创设情境,把要完成的事情说出来,把问题解决掉,孩子感觉好了,自然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
以上是我对自己孩子的一些经验总结,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到有类似问题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