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管束孩子不玩手机?
阅读前请先点击关注,以免错过每日的内容更新哦~
同样的事情,有的孩子看了不下10分钟,还在看;有的孩子玩了,玩了一半,还在看;有的孩子吃了一粒米,玩了一半,还在吃;有的孩子看了一集,还在想;有的孩子看了二十分钟,还在想,再看十分钟;有的孩子玩了20分钟,还在想,再看10分钟;有的孩子在玩手机,但是在看书,玩玩具。孩子的学习时间都被填满了,哪有时间谈兴趣爱好?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很多家长习惯了将孩子交给手机以外的生活,每天与手机相处时间长的孩子,他们心中对手机的依赖性超乎寻常。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丰富孩子的生活
孩子沉迷手机,往往是因为生活比较单调乏味。我们要让孩子多去感受生活的乐趣,带孩子多去亲近大自然,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孩子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
当孩子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但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还可以让他的生活丰富多彩,给他留出时间和空间,他才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不是去玩手机。
2、让孩子多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有一次我去闺蜜家做客,看到她家的女儿弹钢琴,刚开始练琴的时候,孩子很认真,可是没过几分钟,就不想弹了,于是她就说:“你怎么能这么不听话呢?学了这么多遍都不学好,再不练琴,我就把你的钢琴砸了!”
后来闺蜜哭着跟我说,其实她小时候也是不喜欢弹钢琴的,后来慢慢地学会了,一首曲子就弹3遍,而且经常弹得不亦乐乎,后来还自己跑去学习了钢琴,慢慢地也就喜欢上了钢琴。
3、少一点期望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有些过高,经常会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甚至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想让孩子变成自己的复制粘贴。“你要把钢琴课做好,其他的不用你管。”“你要考个钢琴十级,还需要什么奖品”“你要是考不上大学,我就给你什么六块钱………………”
家长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让孩子觉得自己背负了太多的压力。
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目标错误合理化,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强加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甚至故意和家长对着干,以此来对抗家长。
电影《狗十三》中,李玩叛逆的父亲觉得李玩应该“追星”,但是李玩却坚持自己的兴趣,叛逆的爸爸认为她应该“追星”,而父亲认为李玩喜欢音乐,所以她不允许李玩“追星”。
当李玩得到父亲的理解和认可后,她开始坦白和真实地看待自己的喜欢,反而不把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告诉父亲,父亲不但没有帮助李玩,还训斥她不懂事,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才会这样。
李玩很委屈,一直以父亲的要求为荣,后来又一次装病逃课,甚至是“逃学”,还想要跳楼自杀。
而李玩眼中的父亲完全不理解自己,只顾着自己说喜欢的歌,却丝毫没有去理解自己的感受,也没有去理解孩子。
最后李玩把自己的“爱因斯坦”和自己的“爱因斯坦”,一同逃离了父母。
如果父母的行为能够投射到孩子的内心深处,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父母的爱,那么孩子就会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也会主动地与父母进行沟通。
很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其实是父母没有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不懂得如何沟通。
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厚重而又伟大,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父母觉得孩子幼稚,认为孩子想法幼稚,不值得信任,在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反驳,对孩子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
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形成这样一种偏见: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要知道,被父母爱的孩子,会拥有更高的情商,他们能理解别人的感受,更能够体会别人的情绪,也会懂得体谅别人的感受,从而变得更加独立。
曾经有一个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着迷上各种电子产品,小的时候可以玩玩具,大了可以在游戏室外踢足球,一起玩耍。
大了就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能够独立去处理很多事情,这些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
而这些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但是在大了之后,孩子如果可以在小的时候就能够有所提高,那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我们将继续在小时候努力去发展,让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有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