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家长的建议
孩子沉迷手机的建议
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有哪些差别?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家长对手机的态度
在家长的眼中,玩手机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其实这也是在无形中让孩子自己学会了“浪费时间”,孩子不自觉地在用“闲散”的方式打发时间。
同时,很多家长的想法就是:既然不让孩子玩手机,那就不让孩子玩手机吧。
不过想要让孩子不沉迷手机,并不代表家长就可以放任孩子。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手机中不乏有游戏、短视频、直播等元素,有些家长对此不以为然,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可谓不影响孩子的成长。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只是被手机游戏“驾驭”了。
德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
电子产品对于孩子的影响,已经可以“上瘾”。
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连续玩20分钟平板电脑,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也就是说,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也就是说,玩20分钟手机对视力的伤害,相当于看80%的电视!
这个数据足以让很多家长自责。
02
家长可以给孩子玩手机吗?
为什么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会如此之低呢?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心理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打乱,孩子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会因为秩序被打乱而崩溃。
两岁的孩子正是自我管理能力高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总是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即便是错了也会立刻去改正,因此而没有能力的孩子就会通过哭闹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但是,孩子又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需求,当他们感到不被理解时,也不会有爱,有时候反而会因为需求不被满足而产生焦躁,甚至会跟父母争吵。
所以,家长需要有耐心去理解孩子,对于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充满理解,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要错过这个时期,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到了两岁,就进入了秩序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表现出对物品的要求,摆放、摆放等,如果家长不允许,那么他就会哭闹,当发现哭闹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哭闹,这其实很正常,家长要允许孩子,如果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哭闹的时候,家长就会满足他,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家长不要说等一下就满足他,而是要跟孩子讲道理,比如说:“妈妈不让你玩手机,你哭闹的话,你可以哭,但是你要说到做到。”
孩子会在家长的坚持下,锻炼出对手机的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地被锻炼出合理使用手机的能力。
最后,想让孩子听话,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
现在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以身作则都会被要求吗?
其实,很多家长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
要求孩子的时候,自己也在做不到,可自己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
这是因为家长在做不到,还指责孩子,孩子心里就没有动力。
一个自律的家长,绝对不是靠要求孩子自律,而是真正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家长自身就能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
既然要求孩子自律,那家长自己也要自律,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那样的人。
有一个男孩的妈妈,她儿子中考结束了,却选择了去上职业技术学校,因为那时候他特别不想去,但家里实在是太苦了,没办法,他的爸爸坚持让他去上职业技术学校。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爸爸发自内心的感觉到….
家有男孩的,父母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也要上读一读这本书,它的教育方式也许会影响你以后的教育方式,会让你的男孩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因为他们看见了更多的可能性。
女孩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未来的希望,没有了女孩的家庭会是五彩缤纷的花园,没有了男孩的房子会是什么样?没有了女孩的青春会是什么样?这都是每一个女孩子该有的轨迹。
但是如果没有男孩的家庭,女孩的母亲又该如何为她的未来而努力?
这个问题,无论是谁也许都不会回答,因为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难题,每个孩子的问题,但是男孩的家庭,却是这个家庭的拐点,因为男孩的父亲都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父亲的教育观念是缺位的。
生孩子的心结,不仅不利于孩子教育,还会让他们从原生家庭走向犯罪的深渊。如果家庭教育不完善,很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青春期的女孩是在家庭的作用下被塑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成人,而不是成为独立的个体。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