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着奶玩手机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喝着奶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喝着奶会不会影响孩子发育?上个月,有位宝妈跟我分享了她的经历。
这位宝妈的孩子现在5岁,家里有三个可爱的宝宝,平时非常乖巧懂事,只要是妈妈想要的,宝宝都会顺从的接受。
可是有一次宝妈想给孩子放动画片,可是孩子又跑着去找。当时宝妈没在意,觉得只要把手机给孩子看,孩子就不会闹腾了。可是当她把手机放在她身边后,孩子立马就安静下来了,而且妈妈也能够忙里偷闲看电视,这样可不会影响孩子。可是结果,孩子却依旧会不停的玩手机。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我有些恼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本来我们是以玩手机为例来说明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可是事实上,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孩子完全不接触手机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完全禁止孩子接触。但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呢?我觉得手机是在孩子接触的信息时代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产物,我们可以作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介绍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手机是工具,不是玩具。
现在很多人都有手机的存在,现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离不开手机,但是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直接把手机给孩子让孩子玩。
第一,告诉孩子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为了查资料、学习。
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使用得比较方便,作为娱乐工具,是可以让我们使用的,我们可以在学习时,可以通过手机娱乐放松一下,在闲暇时间可以适当的使用手机。
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抽空阅览一下课外书、或是用手机听音乐,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做做运动,或是与孩子一起去游玩,让孩子享受假期的快乐。
第二,父母可以陪伴孩子阅读。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工作,有些父母可能会把手机放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去看手机,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不看书,也不会让孩子静下心来阅读的坏习惯。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有趣的书籍,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打发无聊的时间,也能够在书香自在的世界里,获得知识的满足。
第三,爸爸的参与会让孩子更有自信。
孩子如果成绩不好,自己心里会很着急,会变得更加焦虑,会因此而感到内疚,更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爸爸的积极回应会让孩子更有自信。
四、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许多孩子在家里都是一个宝,所以孩子回到家都是被父母照顾的很好。
但是孩子回到家就可以自我调整的方式,爸爸妈妈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为孩子做心理辅导,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是可以更好的成长的。
这就是让孩子更加自信的方法。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能够理解自己的,并且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
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让孩子能够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完善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样的鼓励在孩子心中,是无比的重要的。
2、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非常重要
在孩子内心深处,他们最希望能够得到的,就是来自父母的鼓励,特别是来自父母的肯定。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家长是如何鼓励的,往往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内心。孩子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同感是非常强大的,并且会有很大的支持,这种认可会让孩子信心十足的去做,不会因为一件事情就否定自己,因为内心充满力量。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真正的鼓励孩子,因为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就会让孩子在生活当中,让孩子变得更加的自信,更加的优秀。
3、尊重孩子的个性
家长们也要注意到,在孩子的性格当中,有时候孩子也是有自己的优点,所以很多家长们在鼓励孩子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孩子的个性比较软弱,孩子们在性格上可能会有些自负,那么这也是在无形当中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变得更加的完善。
所以家长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为孩子的个性取乐。
孩子们也应该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应该有他们自己的性格和自由,他们的想法也应该得到尊重。所以作为家长,有时候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味的顺着孩子的意思,顺着孩子的想法,这样的话,他们只会越来越没有主见,也越来越叛逆。
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样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存在感,孩子们才会对父母的要求抱有更大的期待,在完成自己的目标,然后又会有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
所以说家长们应该把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长远,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要让孩子自己感觉到,他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而不是父母的附庸。
其次,多和孩子沟通,与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去思考
其实家长们之所以要尊重孩子,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对立面,更多的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和孩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