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你就完了?你的孩子玩手机你就不管吗?你的孩子玩手机就不管了吗?
你的孩子玩手机你就不制止吗?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惯子如杀子”,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是相通的。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就拿玩手机这件事来说,有些家长,以“孩子不准玩手机”为由,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上严格禁止孩子玩手机,但孩子一有机会就玩手机,当做筹码,哪怕孩子偷偷地玩,父母也不去管。
在网上,孩子玩手机被父母发现后,就跳楼自杀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很多网友留言,说自己的孩子也是因为玩手机,导致了自杀。
孩子为什么要玩手机?
1. 学习压力大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对学习肯定是非常重视的,学习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有很多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常常会有厌学的情绪,他们觉得压力非常大,因为学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长时间下去之后,孩子很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
2. 孩子在网络上寻求关注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们一起玩游戏,表面上是在玩,实际上他其实在在背后偷偷的玩手机。他的关注并不是在学习,他在用这种方式求关注。
3. 孩子对于老师的批评和管理自己十分反感
如果孩子在学校与同学们关系紧张,在课堂上很难专注的听老师的讲解,也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厌恶学习,对学习不上心。当孩子把精力放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会被分散。
当孩子对玩手机的危害产生兴趣后,再让孩子远离手机,无异于是让孩子陷于更大的深渊。所以在这方面,家长一定要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纵容,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管控好孩子玩手机的时间,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沉迷于手机。
有哪些习惯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
1. 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是因为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还没有及时的关注到孩子心理的需要,这会让孩子的内心感到失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远离手机,把手机作为自己的朋友。
2. 耐心的引导
当发现孩子出现沉迷手机的时候,家长要耐心的进行引导,不能过于急躁,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对手机上瘾,找到孩子为什么会喜欢手机,然后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
3.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可以丰富孩子的业余时间,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比如说有选择性的带孩子外出旅游,参加一些亲子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兴趣爱好,能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也能让孩子将心思放在手机上,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慢慢的戒掉手机瘾。
3. 增加户外活动
家长要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可以去公园、动物园或者是亲子活动,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给孩子多一些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孩子就不会长时间沉迷手机了。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出去玩,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放下手机,走进现实生活,和父母一起看书,一起写作业,一起出去玩。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自然而然会脱离手机的魔爪,远离网络。
三,家长做好表率,起到带头作用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都知道孩子玩手机的危害,所以他们也会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但是家长们自己却常常如此,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对孩子又是另一种干扰。
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在家里养成了玩手机的坏习惯。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总是玩手机,有时间就陪孩子一起学习。
四,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和孩子一起制定个学习计划,明确的孩子必须学习什么科目,孩子必须完成哪些作业。
只有家长的参与,才能让孩子慢慢地养成学习的习惯。
学习中的一些习惯,家长要做到有耐心,对待孩子的错误,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帮助,不能因为学习的压力而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
有人说过,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习,就是因为学习的压力太大。
这些压力其实不是学习本身的压力,而是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的压力。
家长不应该把它们变成“唯成绩论”,而应该用适当的“奖励”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学习,让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 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
有很多家长习惯性地将孩子送到学校,送到补习班,将孩子送到老师那里去接受教育,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在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却只是你的工具。
有很多孩子,明明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去,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的努力有很多方向,你并不是只看到孩子的表面现象,还要找到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