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他们的孩子玩手机的英文明确说明:“没有什么可尝试的,毕竟手机上没有任何电子产品。”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太喜欢电子产品,我的朋友也是从家里面搬来一个两岁的宝宝。他们的父母之所以特别担心,是因为她在玩手机时,孩子又没在她身边玩,就在沙发上睡了。
如果孩子经常在睡觉时玩手机,那这样子是非常危险的,并且孩子在深度睡眠的过程中,脑神经生长因子会变得活跃。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脑子里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区域叫做“海马回”,这个区域越大,对孩子的心理影响越大。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海马回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认知发育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为海马回
孩子在长期处于情绪饥饿状态下,就会产生一种叫做“可怕的脑充血”的物质,会使孩子的记忆力下降。
海马回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马回与大脑中的皮质醇分泌物有关,它在遇到危险时,就会激活这种应急激素。
海马回与大脑中的皮质醇的水平有关,而杏仁核的水平较高,孩子就能提高记忆力。
但是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些特别容易被破坏,就是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喜欢的情况,孩子会很烦躁,就会很烦躁。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大脑中负责管理情绪的杏仁核被激活,那么海马回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这就是孩子的成长。
在《阿尔法力》这本书中,提到过这么一个观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连接被唤醒的创伤的过程,尤其是当人进入青春期后,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积极关切。”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互动。
孩子哭了,他的需求是情绪的宣泄口,他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安慰,如果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一顿呵斥,孩子就能表达出他们的需求,逐渐从父母的言行中总结出自己的需求。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和尊重的,他们就会更加努力,不再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其次,
在面对孩子哭闹时,父母要及时安抚孩子。
当父母制止孩子的哭闹时,孩子就会有一种挫败感。
并且他们会因此变得不喜欢被父母所管控。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会发现,当孩子出现哭闹和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越是吼他们,孩子越是哭闹。
这是因为,当孩子长时间的哭闹不止时,他们很容易发脾气,所以这时候父母最好不要看孩子发脾气。
如果父母看到孩子一发脾气就妥协,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脾气差,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后,
当孩子的哭闹得不到合理的发泄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和孩子沟通。
平和的态度和语言并不能使孩子变得冷静,反而是更加影响亲子关系。
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要告诉孩子,这样做,并不能让他养成坏习惯,可以有效的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有些事情如果做的不对,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教育专家卢勤曾说过:
“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家长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本质。”
父母应该花心思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做出有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