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孩子再也不愿玩手机了,孩子,于是我把手机游戏卸载了,孩子,于是我们一起玩游戏,还在我们的争吵中不知道从哪里摔过手机,孩子把手机给我又下载了很多游戏,这一次孩子放下手机,看着我,眼神中也充满了欢喜。
手机游戏里,通过游戏中的人物和物品设定,你可以得到心流体验,升级到的成就感让你又一次完成了挑战。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心流”的概念,心流是一种类似心流的状态,在学习的时候,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任务,在完成当中获得满足感。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心流的孩子,在学习上面一定会有很多的问题,只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引导孩子找到解决的思路。
孩子写作业磨蹭,没有效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方法。
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学习上不断地努力。
第二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告诉孩子,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
当我们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就能在学习上更容易取得进步。
你可以和孩子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有没有一些你觉得难以启齿的事情?有没有你喜欢的事情?当孩子回答这些事情时,你有没有感受到孩子心理上面的变化?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女孩,她原本在一个重点中学当班级干部,平时成绩特别好,可是她有一个问题,就是她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一件事总是特别认真,比如说语文课上,她在认真听老师讲课,而她的同桌突然大声说话,影响到她的学习,这个孩子就无法听进去了,她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她才会感到特别的焦虑。
她的焦虑点还在于,她在紧张的时候,如果有人和她说话,她会感到很焦虑,所以她就会很紧张,觉得这个人很难相处,不安全,害怕和她交往,感觉她跟自己没有了共同语言,不知道怎么办,她内心充满了焦虑。
她惧怕这个人,觉得那个人根本就是说她,感觉她对她不尊重,有强迫症的成分,但是她又怕那个人是她的朋友,所以她就会觉得那个人就是她,觉得那些人是她,所以就会不愿意跟她交朋友,觉得那个人是她,而且经常控制不了她,当她开始觉得这个人一定不能伤害她时,她就会反抗了,当她开始质疑的时候,她也会觉得自己一定要反抗别人,她想要跟那个人交朋友,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能够跟那个人自由自在的沟通。
催眠中她才明白了原来那个人不是她,原来那个人也不是她,她感觉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感觉,而那个人在催眠中说出了她的一些想法,她感觉到不被尊重,感觉到被否定,就会觉得很委屈。
当时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弱,可能表达能力很弱,这跟她在妈妈的影响之下,不自信有很大关系,所以她要想到好的说话方式,那你一定要用心去听,去感受到她内心的委屈,也要把她不自信的部分给她。
只有当她感觉到委屈的时候,妈妈才能看到她,感受到她的委屈,感受到她的挣扎和委屈,才能引领她回到正确的方向,否则她的情绪她会一直累积到爆发,而无法释放。
当她情绪爆发的时候,她想到的是她自己的解决办法,是她的错,而不是她妈妈的错。她也需要得到原谅。
所以她不会再对父母如此反感,不会再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她开始尝试着慢慢开始自己做事情。
这就是她从妈妈这里学到的,用一种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她说:“没有关系,我就像你们的孩子,我做什么都可以,所以我才是真正的孩子。”
当她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她的内心也就渐渐平静下来。
当然,她的情绪也随着事情的发展,逐渐平稳。
事实上,亲子关系也是一样的。
因为父母的处理方式,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在咨询中听到过很多这样的故事:
一个孩子说:“我就是很生气啊,我觉得我活着没有意思。”
妈妈怎么回答,孩子就怎么回答。
就是这样的态度,让孩子感到不舒服了。
父母又怎么回应,孩子就怎么回应。
所以,父母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首先要做的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意味着允许孩子的情绪被否定、被堵塞。
而是,询问孩子“你的情绪是生气、难过、伤心还是愤怒?”
让孩子讲出来,父母的接纳,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理解、被尊重,从而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生气,父母的回应是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2 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要求孩子必须这么做
这个步骤相当于是一个不允许孩子“哭”的训练,它不是一个可以把孩子哭变成情绪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