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沉迷于电脑游戏
正如前文所说,电脑游戏满足了青少年的社交需求,当下青少年们喜爱和人玩游戏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一个国家的平均水平。其次,青少年们喜爱网络游戏正是因为想和更多的人一起玩游戏。而网络游戏的本质,是一种社交方式。游戏本身是一项社交活动,不存在功利性,只不过是一种媒介,通过玩游戏可以跟同伴进行交流,交流的程度会提高,这对于青少年来说很重要。
因此,我们能不能在青少年有网瘾之后,就该采取措施禁止未成年人上网,或要求他们有所节制呢?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不,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早,他们花在网络游戏的时间就越多。而对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可能会降低青少年对网络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们可以从孩子对游戏的选择上,入手,因为网络游戏有时能让青少年处于获得即时满足的环境,他们可以从中获得短暂的成就感。但是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充斥着大量的“陷阱”,这些陷阱会刺激青少年更加渴望现实生活,形成虚拟世界的自我控制。
1.游戏有刺激性,能够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
每一个开放性的网络游戏都是以主动的形式出现,随之而生。与人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完全不同,游戏的奖励机制使得游戏给青少年带来了一种兴奋感,而一旦闯关成功后获得奖励制度,游戏会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满足。
因此,游戏会不断地给青少年以奖励,比如排名上的前进,奖赏,排名上的提高,这些都能使青少年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现实生活中,成就感是无法给予的。有的青少年由于父母对他的要求太高,学习压力过大,因此常常失败,会感到沮丧,甚至有一种无力感。这会造成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而到网络游戏中,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得到更多的成就感。这种情况下,在网络游戏中,他们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感。这会使他们进一步沉溺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
第三,丧失兴趣爱好,缺乏社交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朋友,不善交际。回到网络世界中,他们往往找不到朋友,而手机的存在则可以麻痹他们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最后,是精力充沛。手机游戏是虚拟世界的产物,大部分孩子玩游戏都是为了打发时间,家长不知道的是,孩子经常玩游戏,是为了打发时间。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些诸如:“我不想去做了”、“我好累了”、“我今天好热”、“我要请假”等错误的心理,这时候是孩子沉迷于游戏的高发期。由于网络游戏的存在,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差,情绪变得焦躁不安。
其次,是精力分散。手机游戏是精神鸦片,是当今时代的主要表现之一,无论孩子年龄多小,大脑都需要消耗能量。孩子在玩游戏时会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游戏上,这样就会使大脑失去对其他事情的兴趣,比如学习。如果一个孩子整天玩游戏,他会觉得很无聊,甚至是觉得没意思,即使是玩游戏,他也很难控制自己。久而久之,他就会对游戏产生排斥心理。
再次,“游戏障碍”也是青少年的常见问题。
今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等成瘾行为障碍,给出了关于游戏成瘾的7个诊断标准,并根据“游戏障碍”这个诊断标准给出多项具体的诊断标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开信中,游戏障碍已经被列入精神疾病。
更早之前,WHO将“游戏障碍”纳入精神疾病,但并不是什么精神疾病,而且很多人看了这些诊断之后都会误以为它只是轻微症状,或者是疾病的一种表现。然而,精神疾病的症状其实是“心身疾病”,它是长时间不健康的。
而“游戏障碍”这种精神疾病,是“游戏障碍”的核心症状。
01、孩子的游戏行为会引发什么后果
“游戏障碍”其实就是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玩游戏,甚至是过度担心孩子的行为出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