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戏孩子送到网吧当陪练
现在社会上也不乏网吧陪练的孩子,而家长忙于工作,常常没有时间管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常在网吧玩游戏,不知不觉就会在网吧花去更多的时间。
孩子和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长期沉迷游戏,不仅会使孩子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使孩子更加不喜欢上学。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最近,朋友家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游戏,还经常以此来打骂父母,不给饭吃,甚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朋友非常担心,但不论怎么劝,孩子都不听。
孩子会像大人一样,沉迷网络游戏,有的时候玩游戏的时候确实是很精彩,有很多人玩的不亦乐乎,但是我们却否认了这一点。
其实孩子在游戏中也能锻炼身体,还能学到不少的道理,他们也知道沉迷游戏的不好,但是为什么在面对游戏时却管控不住自己。
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和家长们讨论过这些事情,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去处理,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没怎么和他们一起去过一种“游戏化”的生活。
现在这个时代,想让孩子完全远离游戏,不太可能。
毕竟游戏里有大量的资源,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学校里的孩子,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体验生活,所以当孩子出现“游戏化思维”的时候,父母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去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东西,例如:同伴、老师、书籍、杂志、电视剧等等。
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到很多,也就不会在虚拟世界中去寻求满足。
最后,父母要多给予孩子陪伴,陪伴孩子时,就放下手机吧。
动动动手指尖的小宝宝,就像是非常贴心的小玩伴,经常可以一起玩耍,有各种各样的小玩法。
大宝之所以沉迷于手机,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
所以当他想要玩游戏时,不妨多和他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培养他和你的亲子关系。
只有亲子关系好了,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
二宝出生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那个时候是妻子生产的黄金期,我觉得自己是个全职妈妈,照顾两个孩子,既要兼顾工作,还要兼顾家务,更要照顾两个孩子。
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劝自己,如果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就不要在事业上操任何心,等孩子出了问题再投入。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又一次和大宝确诊了。
我本来在考虑要不要给大宝再去参加一次儿童医院的检查,但是最后发现,大宝两岁半才开口说话,并且没有任何语言能力。
我一直坚持认为,孩子出生后语言是第一位的,贵人语迟,大概是因为妈妈没有有意识地在抚养大宝时做好启蒙教育。
平时就经常带大宝玩,也很少陪大宝,家里有什么问题都会找我交流,现在大宝三岁了,看见人就喜欢喊着爸爸妈妈,而且脾气很大,爱生闷气。
我心想,也许是生病了,孩子妈妈不要老是跟孩子发脾气,或是偶尔骂孩子两句,让他开心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孩子能跟父母待在一起,哪怕是做做饭,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没想到,在半年前,我家大宝有了轻微的语言爆发,
我以为只要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大宝也会慢慢好转。
我第一反应是在一天晚上接大宝放学回家的路上,给孩子的老师打电话,告诉她今天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然后我就回家了,正好大宝在学校那个放学的区域里,看到我下班的车队里很多同学都有说笑话,只有一个小男孩闷闷不乐,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闷闷不乐的坐在家。
小宝坐在客厅的椅子上,跟我说,“妈妈,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可怜,好难过,好想离开这个家。”
当时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还有就是用甜甜的语气安慰他,他只是觉得,原来,他在学校里也挺孤单的,可能这就是他不愿意和爸妈分享的原因,总是,一言不合就发脾气,还摔东西,所以妈妈每次都是不忍心拒绝的,可是他实在是太委屈了,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妈妈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