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只顾孩子玩手机,不知在孩子眼里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1.妈妈专心陪伴孩子玩,孩子自顾玩手机。
许多父母用手机哄孩子,父母自己玩着手机,却对孩子说着爸爸不专心陪伴孩子,这种情况在我家孩子身上基本是不会发生的。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2.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等孩子大一点,也要经常带孩子到外面玩耍。
同时,妈妈要知道孩子要什么,在哪方面满足孩子。
3.为了了解孩子,妈妈会随时关注孩子。
很多孩子的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孩子什么事都让妈妈做决定,等孩子大一点,妈妈又开始抱怨孩子不够自律,所以需要监督孩子的一切。
事实上,这类妈妈的确是在尽职尽责,但同时也是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二宝一岁的时候,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二宝身上,不停的陪伴大宝,虽然她和二宝一直都有沟通,但其实,却忽略了大宝的心理感受。
二宝很小的时候,妈妈是全心全意的陪着他,所以两个孩子几乎没有任何的沟通。当二宝犯错误的时候,她会因为二宝犯错误而生气,而对二宝的态度是居高临下的,并没有与二宝进行有效的沟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并不是家长有意针对他们,而是他们自己遇到了困难,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而不是让家长去给他们施加压力,给他们施压。如果家长都不能理解孩子,还能去帮助他们吗?
家长不能理解孩子,也不能和孩子一起交流,家长不理解孩子,也没有达到共情。
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会让他们变得自卑,甚至会让他们变得孤僻。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不懂得和孩子有效沟通。
家长要反思自己,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事情没有给到孩子需要的理解和支持?
这也是和孩子沟通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家长要明白,如果自己和孩子说了很多道理,但是孩子并没有因为家长们的长篇大论去听,他们只会觉得家长们在说着东,道理还是那些。
比如,孩子说“不想上学”。
很多家长可能就会说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不想上学,那就别上了,行吗?”
“不想上学就去,反正就跟家长在一起,让人给你提供一下无忧无虑的生活,怎么就得了抑郁症呢?”
但实际上,孩子说不想上学,是因为他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情绪,这些情绪被家长接收、消化,并投射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出现了自虐的行为。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接受孩子的情绪,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和孩子沟通。
其次,和孩子“共情”,而不是“要求”。
共情最初是人类的本能,是一种由同伴、亲戚、朋友之间相互尊贵的情感联系和认同,逐渐发展而来的理解和信任。
同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同学产生矛盾,家长要尝试去理解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3.适当的时候“冷处理”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伤害人的行为,家长需要立刻停止惩罚,先冷静下来,和孩子好好沟通。
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然后温柔地告诉孩子:“妈妈很生气,但妈妈不能动手打人,只能通过玩具店的其他途径来解决。”
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感到特别生气,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以后,孩子就会自觉改正,甚至还会主动认错道歉。
孩子总是需要父母的“立刻纠正”,但其实“冷处理”远比“冷处理”更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打断孩子的话
有时候孩子在和我们说话的时候,家长在看手机、看电视、打电话,孩子是很难受的。孩子本来就处于一种需要父母陪伴的状态,再加上家长的忽视,孩子就会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所以,家长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要做到观察、分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强硬的去制止孩子发脾气。
2、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孩子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才是。
家长应该要去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
孩子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才是。
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发脾气是无害的,使其情绪得到释放。只有发脾气才能控制它的自然结果,才能让它不再伤害到孩子。
就像那些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孩子,还是被允许的。
1、当孩子发脾气时,耐心等待,而不是用语言暴力制止。
因为孩子需要有人看见自己,需要与他有同理心。
2、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在你面前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