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玩手机不管孩子漫画作文作文选 | √ 好妈妈都懂得手机,妈妈玩手机,孩子也会玩手机
父母玩手机都不管孩子作文选 | 木木妈妈 | 小儿语 | 梦 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崔庆 刘丹)最近,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手机,不少家长纷纷给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虽然可以让孩子联系家长,但却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当家长还在纵容孩子玩手机时,这可能将对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危害
1、影响孩子的视力
孩子的眼睛是十分重要的,手机屏幕的色彩艳丽,多彩的光会对眼睛造成刺激,从而导致孩子的眼睛需要一个放松的状态,长时间的看手机会导致孩子的眼球快速充血,眼球在不断地揉眼睛,会导致孩子的眼睛更加疲劳,严重的还会导致结膜炎、角膜炎等。
2、影响孩子的智力
孩子沉迷于手机对孩子智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如果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脑发育,孩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孩子一旦沉迷于手机,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有的时候就连孩子的父母都不愿意把手机交给孩子,因此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交际圈,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所以这种影响是非常不好的。
3、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沉迷于手机的孩子,他的注意力是在手机上的,他对于外界的东西都很难很专注的去做这件事情,这样的孩子必然会在学习上特别的费劲,而且孩子在长期的打之后他对于学习也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状态的,所以孩子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也是非常的容易分心。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帮助孩子戒掉对手机的瘾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戒掉对手机的瘾,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要想让孩子改掉玩手机的习惯,那么我们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我们家长可以睡前一个小时不玩手机,我们可以去书中汲取精华,在书中去寻找答案,然后进行后面的内容的总结。
2、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周末的时候,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去野餐,或者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亲子运动,在自然环境中去感受自然界的美好,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每一天。
3、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在小时候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因为父母总是在他们面前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孩子总是好奇的提问,这个好奇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本子,和孩子一起创作,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静静的坐在旁边看书,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这样孩子的好奇心也会慢慢的树立起来,从而慢慢的在父母这里得到满足。
4、父母工作忙碌的生活,可以把陪伴孩子当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总是说工作忙,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陪孩子,父母边工作边做事,一心多用的方式都会让孩子失去对于生活的热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了与父母的沟通,父母也就失去了在家庭生活中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这其实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要知道生活中我们的工作非常的繁忙,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和在家的时间却是非常的多的,家长只有有空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的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孩子的内心会更加的充实,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能够学会正确的沟通交流,这样也会给孩子增加自信心。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二、 让孩子有同理心
1、 让孩子感同身受的去理解父母
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问题,理解孩子。很多家长因为不理解孩子,就会对孩子没有同理心,只会指责孩子,从而给孩子“贴标签”,当孩子真的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指责孩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
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你才能做到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家长们要想解决问题也要学会灵活变通。
2、 正确理解和包容孩子的坏情绪
孩子如果在小的时候总是动不动就哭,家长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家长们应该做的是理解孩子,拥抱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3、 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表达情绪
当孩子出现情绪时,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当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家长们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及时地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这也是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处理情绪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