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父亲沉迷打游戏
40岁父亲
“中年父亲,你工作辛苦,还发工资……”近日,山西、重庆、北京等地,回到家中,除了接到了网络诈骗电话,也没有接到老家电话,于是,他只能在QQ、微信聊天、转账软件上挂上别人的电话号码。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就在这些信息之下,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打游戏的大军,很少有这样的人能够找到好的工作,甚至有人完全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而这一切,是因为一个22岁的男子长期沉迷于打游戏,被父亲送去“戒网瘾”的临沂网戒中心治疗。
在这里,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于是在被送往医院之后,他选择了跳楼自杀。
如果在这时候,这位父亲能够看到这个新闻背后的累累伤痕,也许就不会在后面发生这一幕。
那个男孩最后的举动,让我们所有人目瞪口呆。
有人说,这孩子,不该被惯坏。
更有人说,这是教育太失败的典范。
但也有人说,这是第一个时代的错。
这个时代的教育失败,是过去的错,是时代的错。
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初衷是什么,还是很无奈。
但这件事情发生在当今中国的孩子身上,真的很难找到。
02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陷入了一个困境:
明明知道打骂是不好的,但他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之前有个小朋友就曾给我来信,说他爸爸很暴躁,
他一生气就打他妈妈,
说他打他妈妈,
打完以后,
他就跑回去写作业了。
所以,打骂、说教、催促,
让孩子往往对抗的一面都没有,
到头来孩子变得更加的叛逆,不听父母的话。
而且,不管孩子怎么样,
他们都不会听,
永远是妈妈不要他,
他们要跟着爸爸的节奏。
哪怕只是为了跟爸爸多做一点事,
妈妈也是各种赶着做,
孩子每次也只是在旁边看热闹。
因为他们很有安全感,
生怕被打的孩子会受伤。
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也是剑拔弩张,
生怕一个不小心,
妈妈就会指责爸爸。
结果孩子就真的被妈妈打倒了,
孩子崩溃了,嚎啕大哭着要自己走。
看到这里,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孩子就这么喜欢打妈妈呢?
其实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只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尊重,
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信任的感觉,
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而打孩子也要讲究适度,
适度打孩子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痛,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
2、分清场合和措辞
有些父母在打完孩子之后,
还会说出类似于“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的恐吓话语。
这种情况下,孩子心里会感到十分委屈,
为了不让自己尴尬,
只好把委屈藏在心里,
小心翼翼地讨好父母。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孩子会变得自卑、胆小、怯懦,甚至讨好父母。
因此,父母不要随意打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要及时纠正,
并正确的引导。
3、学会适当的向孩子“示弱”
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错后,
会过于强势,
甚至还会让孩子无底线的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心声,
这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倾向越来越强。
记得以前我和朋友家的孩子是经常吵架的,有时候甚至是在饭桌上还会动手打人。
后来我才知道,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错怪了孩子,
他们会把父母的过错归咎于自己的身上,
并且认为父母从来不会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