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玩手机,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把孩子禁锢在家中,无疑是最愚蠢的举措。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很多时候,在家长禁止孩子玩手机的同时,孩子对手机的渴望却愈加强烈,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多,会结交新的朋友,沉迷游戏也不例外。
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通过虚拟世界的方式,让家长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更加了解、包容、接纳。
前几天,成都49中的一个学校之行,举办了一场名为《光与夜的距离》的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
在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并且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听故事、看报,分享有趣的事情,还可以通过玩游戏拉近亲子关系。
但在欢乐时光中,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参与其中,甚至因为手机,与父母发生争执。
在父亲为儿子买手机后,孩子开始用“空椅子”玩游戏,后来父亲发现后,把孩子接过去,让孩子坐在角落里,单独一个人玩,完全没有察觉到孩子身上有什么异常。
最后,父亲把儿子带到户外玩耍,孩子玩着玩着,就感觉全身心地放松了,也不会无端地感到厌烦,他的身体也跟着一杆子,他也跟着一杆子玩起来,不再是一个人玩。
这个“假爸爸”带着儿子在小区里玩,任由孩子玩各种游戏,谁也不去阻止。
结果呢,小家伙高兴极了,跟着父亲在小区里疯跑,到了傍晚,父亲看到邻居家的老爷爷,还问:“你看到没有?孩子们都玩这个游戏了,他们都喜欢跟着。”
孩子说:“这个游戏是孩子们的,我不玩了。”
这时候,父亲的一句话才起作用。
那位母亲说:“这个游戏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他想不想玩的,但是自己的小孩太不懂事,我们要理解。”
还有一位妈妈说,他们家里有一个大孩子,父母经常吵架,但是爸爸没什么时间,这个孩子就喜欢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
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是很懂事的,跟着其他人一样,但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希望能够有伙伴的陪伴,每次都是大家都在一起玩。
这样的孩子,不是因为你走开了,而是他走不出去,你还和他在一起,那才是最危险的。
有专家说,现在孩子心理上的脆弱程度比我们那时还要高,所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这个事情也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面临的挑战,是孩子的成绩问题,而父母也跟着焦虑。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无法完成,慢慢就会失去信心,也就会越来越没有办法和父母进行交流,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最终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我不止一次看到父母留言抱怨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还经常把自己的无助、无奈、烦躁、焦虑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孩子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充满着好奇心,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孩子本应该是充满好奇心的,而父母给孩子提要求,经常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否定孩子的努力,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怎么做什么都不会,从而失去信心,甚至厌恶学习。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而不是给孩子定下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反而让孩子更加坚定了前进的动力。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当孩子有不懂的问题,要积极地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问老师,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灌输知识,
因为老师无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应该告诉孩子,一定要相信自己,
只有自己越研究,才会越发地透彻,才会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05
孩子厌学,除了自身原因,不排除外部原因,毕竟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老师的原因:
孩子出现厌学,有时候和老师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初一、高一阶段,后者更换老师之后。
因为这一阶段,师生熟悉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很多学生,尤其以往是老师的“红人”的学生,在新老师接手后就会感觉被冷落,变得不喜欢老师,继而发展到不喜欢学习。
有的老师,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也会导致一些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出现厌学。
家长的原因:
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孩子评价方式单一,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让孩子承受很大压力,让孩子觉着自己是在为家长学习,如果几次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就会受到训斥,产生挫败感,最终产生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