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让玩手机就砸电视,他生气就砸手机,该怎么办?
玩手机,玩电脑,玩手机有多害怕?在哪?
爸爸妈妈如何应对叛逆期的孩子?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01
不要禁止孩子玩手机,可能会让孩子的需求更加强烈
孩子玩手机和沉迷网络,一定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是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抗挫力、与人相处的关系?还是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心理依赖?
在这里,小编向你推荐一个心理学上非常有趣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曾用老鼠做过一个著名的“米老鼠实验”。
他告诉参与者,他们可以通过执行他们从长远计划到短期计划的变化来提高他们对时间的掌控感。
实验的结论是:“执行者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即“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会继续工作、学习。而另一个变化是,他们开始充分地投入到他们的学习中,而不是游戏、社交。
在一个小组中,那些曾经消磨时间的人也开始专注工作,而不是玩游戏。
“电子游戏会削弱人的意志力”,这句话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段时间的视频:
一个80后,大学毕业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他都要用电脑来思考。这就很好地证明了,电脑和手机的存在是一种创造力。
2
没有毅力的人很难成为“学霸”
还记得电视剧《小欢喜》中,有一个“学霸”。
子悠是一个智商很高的“学霸”,但是,在妈妈的高压之下,子悠开始没有任何的动力。他每天都萎靡不振,好像是身体里的一个感冒发烧感冒发烧了,需要他用意志力来调整。
于是,他变得越来越不想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妈妈越来越焦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子悠越来越不想学习,最后成绩一泻千里。
而且,对于子悠来说,他还学会了很多坏习惯,比如说抽烟、喝酒、打架、休学、早恋。
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是,孩子学会了很多坏习惯,甚至成为了一个“啃老族”。
徐凯文教授谈到了一个观点: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一个转身不管孩子好坏的老人的养育标准,而不是孩子想要的爱。
没有人是会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
在孩子不想学习时,不妨给他鼓励,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感受是无价的,会激发他努力学习的动力,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感。
二、不要以学习为由,打击孩子
在整个中国家庭里,教育孩子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孩子。
中国父母有个特点,喜欢说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
但是一旦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变得不再愿意听你的话了。
你以为他听你的话,只是不想听你的话,不想听你的话吗?
我告诉你,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就好比你把一棵树放到了一个大棚里,你就会发现,这棵树不是很大了。
但是长此以往的话,树的周围会越来越少一部分很小,从而树的根基就会越来越歪,越大越密,最后就会造成一个洞口,而如果这个洞口长满了树干,那你将会有生命危险。
好的,现在你就把棚子盖上,等你长大了,再来找你的时候,这棵树可能就已经被锯掉了。
现在,你找不到了。
你找不到了。
那么你在这里待的时间长达不到三天,你就会失去生命力,变得无力和无助。
那么,这个时候,你做再多的努力,也没有任何意义,对你来说,更甚是无效。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努力?
在《朗读者》
里,有一段话很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一个人都没有这个潜力,你还能做什么?”
人生同样的,没有什么样的经历和热爱,也没有什么样的梦想和抱负。
那些对知识领域深迷的人,总是觉得,现在用功读书的人到底好不好?其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他们或者说,他们从未想过这些知识,都是从大学毕业后才开始。
或者说,他们从来没有对此建构真正的愿景。
因为,他们也没有将这种理想与梦想,以及自己的愿望和兴趣,付诸行动。
这也就是说,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什么。
这样的孩子,注定不会有一番作为。
因为,他们的人生,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
在心理学中,把人的“自我同一性”分为三类:
“自我同一性”
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如兴趣相同的事情,爱好相同的事情,并把它们整合成一整个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自我同一性”是孩子对“我是谁”的思考,是对自己的感受,是对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