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戏父母应担主要责任
湖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宋莹莹表示,当前游戏已经成为诸多中小学生的教育难题。目前,游戏主要有休闲模式和社交模式两种模式,既以娱乐休闲模式为主,也有相对便捷、便捷的网络环境。针对在适应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上瘾”问题,她建议家长可以积极引导孩子多接触社会实践,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同时,家长在周末也可陪孩子参加一些社区志愿者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社区环境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尤其是假期,家长可以多陪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带孩子外出游玩,开阔眼界,释放能量,同时也加强了亲子沟通。”宋莹莹莹说。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据记者走访调查,目前,已有不少孩子使用手机上网课。“孩子上网课需要把手机留给家长,爷爷奶奶却可以自由支配手机,这给了我莫大的挑战。”孩子如此痴迷手机,在学校和家庭的矛盾冲突中,也经常出现。
北京市关心青少年协会副会长孙悦认为,学校在应对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时,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热线’进行及时疏导、干预,避免过度使用。”
“家庭应给孩子更多陪伴、更多关注。家长与学校应该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松一公里、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放矢教学活动、加强亲子陪伴课程和家庭教育活动等活动,共同参与其中,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目的。”孙悦认为,“对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治理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三方共有’政策,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除了要有约束的发挥外,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孙悦认为,学校和家庭要建立有效沟通,及时感知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助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走出困境。
“现阶段主要任务应该是提高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亟须加大对游戏成瘾的管理力度。”孙悦如认为,加强对游戏成瘾的相关专业机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是否形成合力、对成瘾的机制要进行预防、干预。
“目前对网络成瘾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孙悦认为,心理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将游戏成瘾患者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减少游戏成瘾的频率。“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的游戏时间,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增加与孩子的共同语言,一起玩游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游戏成瘾的孩子可能会对学校、家庭、社会等产生很多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会因为极端行为而自杀。”她表示,游戏成瘾的孩子应该根据其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进行心理治疗,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综合运用到相应的家庭生活中去。“要多方面入手,特别是要加强对孩子的理解教育,同时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对孩子的行为矫治能力要做出更加专业的评估。”
同为初中生家长,朱女士说,“游戏成瘾”的原因可能很多,除了娱乐方式的沉迷,还有学习动因的改变、家庭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改善、自我情绪的调整等等。“有时候游戏成瘾是因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朱女士说,“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可能会有一套关于自己的逻辑思维、情绪调节、自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或者会有一些自我伤害行为,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自伤或自杀的想法,需要特别关注。“这些行为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的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在家人过分溺爱或严厉的管理下,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动辄自杀,一些孩子有自伤或攻击行为。”
王先生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游戏成瘾不是某个特定的疾病,而是一个结果,需要医疗机构、家长、社会多方合力,找到治疗的方法。对于有自伤或攻击行为的青少年来说,家人应该引导他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上。王先生说,作为家长,我们给孩子建立规则时要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爱,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他们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