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饭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看视频,这些也不能算是坏事。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上的兴趣大于希望,我们就更有可能变得不可控制。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但很多时候,家长却没有任何征兆,因此,为了窥探孩子的兴趣爱好,总是给孩子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一旦孩子对于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家长们也会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
可问题就在于,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探索,想把这个世界看得更加丰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力会得到不断地锻炼,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试探,不断地犯错,这就是他们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
但家长们总是习惯性地因为攀比,而忽视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攀比这个行为是不是“攀比”。
之前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一个小学生的成绩很差,在班级里只是中下游。
他的父母带他来咨询,问他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他的回答是,只要我想干的,就一定要干好。
可是,有时候孩子并不是不想干,只是知道自己不行,得找理由说服自己。
他说,想干嘛就干嘛,不想干就不干嘛。
他也曾向父母提出想早点毕业,考上一所好大学,但是前提是他想做一名职业电竞选手。
最终,他没有被说服,一心想着回去读书。
而父母也没有把他当成孩子,还一直逼他要好好学习,给他制定一个非常规的学习计划。
在他看来,父母的爱就是要挟一切。
叛逆的孩子,就如同那只猫,
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没有了自我,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叛逆的孩子,就像是一团乱麻,被困在黑暗中的一块稻草,想要腾出来,太难了。
他们会习惯性地用不恰当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一个概念:“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叛逆,尊重孩子的成长,做孩子的“朋友”,才能赢得十几岁孩子的信赖。
作家麦家曾说过:
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期,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
我们作为父母,只有一种选择,帮助孩子快速成长,也帮助我们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01
想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却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教育思路。
1. 尊重孩子
知乎上有个网友分享了一件让她和父母相处的趣事:
她的父母到了外地打工的地步,一年来都回不了几次家,她想念父母却又不愿意跟父母联系,想回到家中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家庭作业需要抄,每次抄袭都会被父母无情地戳破脸。
为了不被老师发现,她开始频繁抄袭作业,还跟老师公认了恋爱。
从小学开始,她的成绩就很好,每次都是全年级第一名,而且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三名。
可每次父母拿到她的成绩单,都是先去看她的成绩单,然后说她自己考不上大学,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这个女孩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开始频繁抄作业,最后就演变成了她唯一的动力,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
面对父母的高压政策,女孩也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是抑郁了,也许是学业的压力太大了,她开始有了轻生的念头。
最终,女孩与父母决裂了。
这就是对开篇故事的触动。
在我国的教育界,一向如此,一旦孩子抑郁了,家长就认为是孩子的学习出现了问题。
孩子之所以会得抑郁症,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相关。
孩子的性格有内向和外向,如果性格中缺少活泼,那么就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
孩子性格内向,如果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可能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一种是胆小,做事没有主见,唯唯诺诺诺诺,生怕有人来伤害自己。
还有一种是抑郁症,很容易被抑郁症盯上,轻者变成重度抑郁症,重者则会发展成抑郁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是抑郁症。
因为抑郁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没有“阳光心理”那么严重。
抑郁症可是一种慢性病,得治,不然很难痊愈。
那么,怎么才能痊愈呢?
“一个人如果经历抑郁症,在进行自我治疗的时候,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倾诉,那么就会将自己的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