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孩子玩手机是好处,错在“物极必反”。
玩手机,是一个完全禁绝信息量的东西,就是你没得玩,或者等孩子长大了,或者孩子长大了,到了十五六岁了,我们再禁了他。那怎么办呢?首先要明确,玩手机游戏是现代人的一种娱乐方式,我们要做的是要给予这种理念上的引导。
一、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要让孩子知道,适度的玩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我孩子小学五年级以前,平时每天可以玩10分钟左右。但是有了这个规定以后,他就必须遵守,当然这点是他自己的权利,你可以给他时间,但是你得确认一下他的时间。一旦确定了,就严格执行。这就是最大的规则。我记得我在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洗漱的习惯时,就规定每天必须有多长时间不可以玩游戏,比如我女儿每天晚上7:30分钟可以玩30分钟游戏。起初我不太愿意让她玩,我觉得只要强制她不玩,她就可以把手机拿过来。但是后来,我发现她玩游戏很专注,玩的游戏一般是跟一些性别方面的人物形象的动画或者动画相关的。我就想着她长大一定要成为职业玩家,那我就从娃娃抓起,跟着玩。当她想玩什么,我们不跟她都行。让她慢慢地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慢慢地习惯了,就会比较专注。女儿就是想玩游戏,看书,但我们都是规定时间,比如看五分钟,五分钟就关掉游戏。她答应的很好,每次都会很开心。有时候她哭闹的时候,我们也会耐心的和她一起看,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约定的时间到了,不能看,否则就不可以。慢慢的,女儿开始喜欢看一些科普书,因为她自己也喜欢,所以我们总是陪着她看。
除了约定好看电视节目,我还买了一些漫画书,让她去看。女儿看了一段时间后,自己提出想去看纪录片,于是我带她去看了。纪录片的内容和之前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女儿看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看完之后,自己也没有好意思嚷嚷嚷嚷嚷着要看手机。她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时间为周末,下午3点到晚上8点这段时间内。手机不可以碰。
儿子玩了一会儿之后,说:“妈妈,我想先看一集,因为我想玩完再看,看完之后我就去写作业。”听到这话,我非常高兴,儿子也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表去做了。
2、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则
很多时候,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当她制定规则时,她就必须要按照她制定的规则去执行,如果不按照规则来,她就会生气,生气就会抱怨。如果不按照规则做事,就会非常生气,甚至生气,就会骂人,打人。所以,制定规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避免出现孩子歇斯底里的情况。
“
制定了规则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心软了。如果还是没有规则意识,就不会让规则产生根本的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孩子就会听你的话,而且一旦有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制定规则就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和善而坚定,和善就是和善就是和善,温柔就是纵容,惩罚就是惩罚,纵容就是纵容,纵容就是打,惩罚就是打骂。
”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过程,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是怒吼,打骂,羞辱打骂?还是温和而坚定地坚持原则?
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方面,教育孩子的问题是不是很大,再有就是不理解孩子。
我的观点,家长朋友们可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还是很有的。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失控。
我们以前对待孩子就像对待成年人一样,面对他们不听话,我们就会产生怒气,会训斥他们,我们就会批评他们,我们就会有情绪。
但是现在我们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很多的家长朋友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都会选择自己消化,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上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这就要看家长们是否能够理解孩子。
在学生时代,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事情他们都不需要干,那么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变得不听话,他们会通过叛逆的方式来向家长去完成,这个时候,家长其实反而觉得这是孩子叛逆的一个表现,但是却没有去深入了解,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不知道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他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表现,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对于外界事物的判断,以及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家长可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担心,比如说孩子在学校中会不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等等。
其实家长就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有些家长是非常担心的,甚至于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面被欺负了,但是还是不敢和老师说,生怕说了之后老师又会再次出现在自己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