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习惯性玩手机上抖音怎么办?
有一位5岁小男孩,平时喜欢玩手机,妈妈一怒之下,一怒之下竟给了孩子一巴掌,孩子瞬间哇哇大哭。
这是一位从教7年的小学老师老师,她班上一个学生小男孩,曾经一度沉迷于抖音和快手,每天都要玩一会抖音,觉得自媒体的节奏很快,但是在某一天晚上刷起抖音,感觉特别的有趣。然后她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抖音的内容吸引,从而习惯性的刷,也不知不觉间产生了上瘾。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手机对孩子的坏处多多,更多的是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坏习惯要么坚决不给,要么就用物质奖励来控制孩子,但这种方式,的确是最没有用的。
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孩子可能一开始不知道,但家长的打骂却会让他们产生严重的心里厌恶感,甚至是产生反感,就连家长自己也会觉得这种行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我们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怀,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父母要注意调整教育方式,在不影响孩子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给孩子发言权,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被尊重的感觉,才会让他们愿意对家长打开心扉,家长也能更加了解孩子,并且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
同时这种沟通方式也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这样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更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彼此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的顺畅。
给孩子独处的空间
孩子在叛逆期间会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所以在生活中就会出现叛逆的行为,也会有情绪的爆发。
在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着急上火,毕竟孩子也是非常的敏感,家长在给孩子独处的时间,也是在告诉孩子该如何正确的对待问题。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也可以试着去理解孩子,因为孩子的内心也是非常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的,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比如说孩子会画特别好看的画,那么家长也可以夸奖孩子,这样孩子的内心会非常的有成就感,也会减少很多的脾气。
第3个叛逆期: 7-9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在7-9岁的时候会迎来一个小大人儿的蜕变,这个阶段一般在12-18岁,也被称为青春期,是从小学中年级到高中的一个过渡期,是从儿童向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突然觉醒,心理上又一次飞跃。
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到了初中高中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孩子的独立意识更强了,很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做主。
然而孩子在小学时期,会经历几个关键阶段,比如秩序敏感期、模仿敏感期、成就感形成阶段、情感发展阶段等。
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有一段独特的敏感期,不同的敏感期要有不同的表现,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敏感期做出正确的引导。
抓住敏感期,好好培养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又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