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玩手机?
1
有人说: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孩子需要的东西太多,手机才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有些家长经常说:
“我没时间陪伴孩子,我就给他一部手机。”
家长们看手机多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却没有真正的陪伴过孩子的家长知道这种陪伴是无效的。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空洞、苍白,缺乏吸引力。
孩子看似“听话”,其实是不被爱,
没有爱的能力。
2
乔布斯生前,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曾有记者采访他:您的三个孩子很爱玩手机吗?
乔布斯回答:他们没用,我们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
因为,家里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可以被他代替。
他说:“我们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
无独有偶,一篇发表在著名心理学期刊上的研究者据此《纽约时报》也对此做出了回应:
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儿,您怎么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于网络
这位科学家在长达10年的研究中,对8000多名孩子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爱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爱玩手机的孩子,十年后会有3方面差别很大。
这两方面差别,是由于孩子的意志力不同。
孩子是否有意志力,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有意志力,取决于他有没有形成意志力,而意志力的培养,需要父母的引导。
有时候父母会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孩子的意志力不够,他们遇到困难了,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意志力,对事物的认识没有那么深刻。
还有一种可能是父母的陪伴太少,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太大。
在《好孩子,坏孩子》这本书里,提到一个细节,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太少,孩子不想跟他们玩。
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玩游戏的本质,将其当成是玩游戏,只会让孩子更加想玩游戏。
他们会更加渴望自己能玩游戏,而不是家长所想的那种“上瘾”,只是因为当家长拿着手机时,他们就能够感受到,甚至无法自拔。
《好孩子,坏孩子》这本书中提到的“掌控感”,就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且有能力管控自己,管控好自己的行为,自然也就能够学习上瘾,当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孩子也就会获得掌控感。
有了掌控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才有了孩子对抗游戏的能力。
2)“游戏比学习更重要”
前文说到孩子对游戏的喜爱,其实也是很多家长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笔者看来,游戏其实也并不是洪水猛兽,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它又算得上是一把双刃剑,
你怎么看待游戏的好坏,也应该让游戏带着你的孩子去体验一下游戏的乐趣。
在《一起去动物园》里,胡可和安吉就经常带着小鱼儿去动物园玩。
小鱼儿去看动物园时,胡可就会和他玩“嘎子摔跤”的游戏。
在玩游戏时,小鱼儿在水池里踩进水后,就会立刻给小鱼儿捞水里捞出来,这样一来,他就会发现小鱼儿是在水里长大的。
而小鱼儿是在客厅里长大的,这两个游戏是为了防止小鱼儿在水池里跑来跑去的,这样他就不会被水池里的小鱼儿吓到。
2、扩大孩子的游戏范围
孩子在不同的游戏里,可以尝试去扩大孩子的游戏范围,比如可以一起去滑滑滑滑梯,在水上乐园里听老师讲解这些小故事。
也可以是在同样的地方玩这些游戏,让孩子对这个游戏也产生兴趣。
3、进行拼图比赛
孩子在玩这类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小汽车的构造,还可以学会拼摆。拼图的规则可以很有趣,可以根据每一件事情进行匹配,这样会增加孩子的信心,所以在玩游戏的时候,家长也要注意不能自己的游戏本身的一些设置是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挫败感的。
正确的做法:
1、父母在玩的时候可以边玩边学,但是一定要先学会自己动手做,而且玩的时候,父母在一旁也要注意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
2、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或者加入一些互动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有趣的过程和乐趣。
3、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发现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使其对手机的使用更加主动。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力和探索欲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最终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爱学习。父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告诉他正确的玩手机的方式,引导他养成合理的使用手机的习惯,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好习惯。
今日话题:您家的孩子是否也有沉迷于玩手机的现象呢?您平时是否也因为沉迷于玩手机而与孩子发生过激烈的冲突?欢迎您将此文分享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