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孩子玩手机的建议
在小婴儿的世界里,谁的道理是道理,都能明白。但如果不清楚其中的利害,让他从手机世界里解放出来,大人只需负责说“道理”,或者用其他方法转移注意力,并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只有在遵守规则时,孩子才会觉得“玩手机有意思”,并自愿选择。
就像阿德勒说的,“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所以作为家长,要学会跟孩子好好说话,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陪孩子一起看电视、看电影,哪怕不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成绩,孩子也不会想要手机,至少会因为父母的正确的引导,
知道该怎么正确看、玩手机、玩手机。
这样的习惯,一开始并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收获到后来的惊喜。
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一边用手机,一边禁止孩子玩,孩子自然会感到好奇,
“你们不让我玩,不让我看,我偏要玩,
”,
往往这样的限制只会激发出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更加想要从电子产品里寻找慰藉。
正确的做法是:
和孩子约定好固定使用手机的时间,每次只能玩20分钟,到时间就要关掉。
但要规定好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
如果孩子遵守约定,就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奖励,比如孩子遵守约定,可以满足孩子一个愿望,去游乐场玩两个小时。
这个奖励一定要是孩子特别想要的,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很乐意去遵守约定,如果孩子不遵守约定,就不能随意惩罚孩子,给孩子一个惩罚机制,只要孩子遵守约定,就可以使用。
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从孩子有节制地使用手机开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味地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孩子容易沉迷手机,很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人陪伴,找不到内心的价值感,所以才会在手机中寻找。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必须要做到把手机从孩子的生活中剥离。
如果家长过于强势,压制住了孩子,孩子只能去虚拟世界寻找自我,沉溺于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在游戏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家长何不尝试着比孩子拥有更多更好的亲子游戏设备呢?
我们不妨试试看。
1. 做游戏的主人,而不是玩手机的奴隶
有些家长喜欢将手机游戏的负面影响全部归咎于手机。孩子一闹,家长便随手一扔给孩子一部手机,让孩子在一旁看着自己玩耍。
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只会产生反面教材,让孩子认为玩手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只会觉得玩手机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孩子会在家长的带动下越来越沉迷于手机。
2. 孩子内心空虚,精神世界被手机占据
孩子的内心是非常空虚的,毕竟手机能给他们带来的快感和刺激太大了。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只有游戏或者是消遣,孩子自然也会选择玩手机打发时间。
3. 孩子没有找到比手机更有意思的事情
当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他很难找寻到比手机更有意思的事情,沉迷手机的孩子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手机的玩法,时间久了,孩子会变得麻木,并且对手机有一种依赖性。
4. 孩子在手机上耗费的时间太多了
孩子在手机上消耗的时间过多了,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变得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脾气。
5. 手机不离手,交际能力下降
手机游戏中的各种情节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有些孩子因为长时间的沉迷游戏之后,性格会变得很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更不喜欢去参加户外活动,这样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宅,并且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1. 父母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不要总是玩手机,更多的时候应该以身作则,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否则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会受到影响的。
如果家里孩子看到了父母每天玩手机,他们也会自然而然的学会玩手机,甚至更加的喜欢玩手机,孩子会因此而变得比较敏感,对手机的兴趣会比一般的同龄人高,甚至对手机产生依赖。
2. 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
沉迷于手机的父母,往往都是不喜欢陪伴孩子的,他们在下班之后就要想办法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有的时候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他们其实是很无聊的,所以他们才会将手机交给孩子。孩子沉迷于手机,其实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所以才会对手机上瘾。
3.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旅游,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东西,还可以帮助孩子接触到其他的兴趣爱好,这样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更加有益的事情上来,从而减少孩子对手机的兴趣。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陪伴还能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如果只是以父母的身份来压制孩子,那么他们对手机的欲望是会更大的,对手机的依赖性也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