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学习玩手机,天天盯着手机玩游戏,一直是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特别是暑假期间,每天放了暑假,孩子们的休闲时间基本都被手机占领,平时用来学习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
我对此非常担忧,家长们除了上班以外,在家里的时候需要做家务来转移孩子注意力,帮助孩子摆脱手机的诱惑。
暑假里,我的一位朋友小春(化名)因身体不好,到武汉上学了。我们的聚会,竟然也是在她家。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第一点、孩子要正常的作息,是精气神保障;
第二点、孩子要正常的饮食,是身体营养保障;
第三点、孩子要正常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第四点、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全家人情绪稳定的保障;
第五点,让孩子有边界地使用手机网络,减少孩子受网络毁三观的游戏、视频、小说等影响从而加重心理问题。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电子书
孩子今年9岁,小学六年级。
小春的父母总是带着孩子来我们家玩。平时小春的爸爸妈妈忙着做生意,对孩子的陪伴和管教几乎都落在了小春的身上。
小春平时不怎么管孩子,妈妈工作忙,每天只能在周末约着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但是却是每次小春都能够到家先玩得好好的。
小春和小春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小春每次都能很快地找到游戏的窍门,玩得兴高采烈。
有一天小春突然和妈妈说:“妈妈,我想把橡皮泥和橡皮泥倒过来。”
妈妈没听见,说:“我都给你买了,你要什么就给我买什么,你最近学习成绩下降了吗?”
小春的妈妈说:“你把我的橡皮泥和一堆沙子都倒过来,你把我的橡皮泥都倒过来。”
小春的妈妈把橡皮泥倒过来,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把东西弄到地上,不准再拿,听到了没有?!”
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斥责而改掉自己的坏习惯,相反的,他更加希望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希望妈妈在夸奖的同时,能够保留自己的兴趣。
一个12岁的孩子,就会在自己能控制自己的范围内,说他的坏话,其实就是在告诉妈妈:“我就是个坏孩子。”
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一个犯错误的过程,当孩子自己一次次的认识到,我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我才是真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否则,那么下次再出现类似的事情,自己就会非常的慌乱。
而当孩子想要改掉坏习惯,但又屡教不改的时候,我们又会想要孩子是不是真的还是做不到像我们所说的那样。
所以,家长的教育方法过于粗暴,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
3、拒绝别人
我们通常会习惯性的用别人的经验来教育孩子,但这样的教育方法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有些家长对别人的经验不以为然,认为我是为孩子好,他就应该听我的话。但是,在孩子的眼里,他的感受是可以全盘接受的,而不是你的想法。
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忽视他,导致孩子内心不自信,甚至自卑。
《小欢喜》中,英子妈妈宋倩是一位单亲妈妈,长期对孩子学习上要求严格,希望英子能考上清华北大,从小就给孩子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目标,孩子几乎是为了妈妈而学,她对于英子的要求,更是严苛,要求女儿必须考上清华北大。
作为单亲妈妈,英子本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可是宋倩对于自己的期望却很高,希望女儿能考上清华北大,所以就忽略了英子的想法。
英子在考大学前,宋倩是所有人最喜欢的人,她一心希望自己的女儿考上清华北大,而不是所有人都要她考上清华北大。
在学校里,她学习压力非常大,每天都会被老师的话霸气打压,回家之后还要接受爸爸的冷暴力。
她从来都不敢跟妈妈说自己的委屈,因为妈妈从来都不会理解她,甚至会因为她的行为,母女关系冰冷的。
所以,她在学校里,总是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她非常害怕和同学发生矛盾,感觉自己会被嘲笑。
她还记得一个同学曾经给她留言说,她非常想和他们说说话,可是每次都是话到最后,连她都觉得自己没话说了。
她现在看到她和同学往来的时候,总会想到自己的妈妈,所以她特别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够理解她,也希望能够多和她沟通,希望能够多给她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