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玩手机的熊孩子,别人家的也是,别人家的也是。
1、总是玩手机的熊孩子
曾经有人说过,你在平时的时候,总是能发现你的孩子就在看一些新闻或者是杂志。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但是久而久之,他们会发现,只要你一有空,孩子就会去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然后他就会沉迷于这个东西,甚至忘了自己还有没被好好照顾过的人。
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玩手机上瘾,尤其是那些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或者经常出差的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围追堵截”。
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那孩子就会感到很好奇,因为孩子还没有特别的学习能力,也不知道手机里面的很多东西有意思。
而且,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那孩子就会对手机产生好奇,然后,孩子就会去模仿父母的行为,最后,就会沉迷于手机。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玩手机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当然,父母不玩的时候,孩子就不会沉迷于手机。
四、总结
有人说,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就好比是在对朋友撒谎说我没有空,结果朋友真给你说,并没有空,他们也不想相信,真让他们失望。
父母的有效期内,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疏于陪伴孩子,而把手机作为哄孩子的工具。
3.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倘若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年纪,父母却因为忙于工作,而疏于陪伴。孩子会觉得失落,甚至会认为自己在父母心里没有地位,自然而然就不再跟父母亲近。
父母不应该认为,孩子就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手机放在孩子的身边,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子互动,多一些亲子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把自己当做是“手机的奴隶”。
4.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父母一边带孩子,一边自己玩手机,这样的教育是没有说服力的,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长此以往,孩子和父母的感情只会越来越差。
在孩子面前多看看书,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丰富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不排斥手机,孩子有了兴趣爱好,自然而然会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四.和孩子约法三章
在孩子使用手机之前,和孩子约法三章,手机不可以带去学校,孩子要亲自上学,如果违反了学校的规定,那么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果孩子超过了规定的时间,那么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惩罚
比如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一开始就不带他去学校,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在他的伤口上撒盐,那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只要让孩子认识到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
三、孩子学习成绩下降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不能及时地从他的同班同学那里了解情况,找出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让孩子认识到学习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害怕的事情,慢慢的他就会从害怕上学这件事情,转变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另外一种情况。
四、孩子懒惰不爱学习
有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的时候总是被鄙视的那种,他们每天晚上都在日记里写到十一二点,但是从来没有写到十一点,也没有写到十一点。有的孩子就只写到晚上十一点,然后第二天早上,他就说我睡不着,然后就起不来,去上学了,因为一睡就睡多了。
五、孩子沉迷于网络,不愿意学习
有的孩子虽然玩游戏,但是在学校上课,但是满脑子都是游戏,或者上课睡觉,这样的孩子就是最聪明的孩子,也是最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也是最容易染上网瘾的孩子。
六、家长对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家长对于孩子玩手机的行为非常担心,过度使用手机对孩子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特别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往往沉迷于手机游戏而荒废学业,家长应该合理的引导孩子放下手机,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多看社会名著,家长应该起到一个带头作用,不能总是自己在旁边看电视或者玩手机,孩子在父母潜移默化影响下,会模仿家长。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教育
家长自身要做好表率作用,并通过自身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并且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多关心孩子,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用行动胜过一切唠叨。
每当孩子放学回到家时,父母应该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多和孩子谈谈心,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因为学习之外的事情,我们要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让孩子压力太大,否则会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