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熊孩子玩手机怎么教育
变形记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孩子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手机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他们的“玩具”,用它做什么?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当他们放学回家时,如果有一个特别好吃的或者特别好玩的玩具,他们就会惦记着。
比如自行车,有一个孩子,她从小学二年级就给自己的哥哥买了一辆自行车,并且很酷。有一次,她在一个同学家里买了一个滑板车,这个同学的爸爸给她买的,是一台三轮车。这个孩子不想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只好买了一辆。还有一个同学很酷,平时经常不做作业,总是和别人约好周末去玩。有时候,她的妈妈还给她买了一辆她特别喜欢的自行车。
这些同学都是家庭条件很好,父亲很优秀,可她也是个很普通的孩子,他也并不容易被爱,这个孩子的父亲在他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出差,父亲很少在家。
一个星期六早上,老师的办公室的“黑板报”对她破了,她有些不好意思,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老师说:“你爸爸一定很忙,如果你妈妈出来了,你要记得跟她说一声谢谢。”
这个孩子很生气,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她带到办公室里,跟她说:“妈妈跟老师说声,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理解。”她说:“老师,我真的很感谢你能把我这么好的一个条件,当时我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你对我说这句话时我也很感动,我想你一定希望让老师能多鼓励我一次,这会让我明白学习真的很辛苦,也会让我更加努力。”
这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要懂得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业余爱好就应该是在浪费时间,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休闲时间被打扰就一定是不务正业,还会影响到学习进度。
这样的话,家长会有一种错觉,其实孩子的空余时间应该是有限的,比如周末孩子想出去玩,家长可能会有非常强烈的担心,所以会提醒孩子“不要浪费时间”,可孩子却并不领情,甚至还会反问家长“为什么你可以一天都不出去玩?”
这样的话,孩子不见得就会听话照做。
家长喜欢看到的结果就是孩子乖乖就范,但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反而会越来越不听话,也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
其实沟通是一门艺术,学会了解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亲子沟通才能和谐。
那些听话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愿意用心倾听的家长。
1、和孩子一起感受情绪,感受情绪,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细心的观察孩子的情绪,发现孩子情绪不好时,要及时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并且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和孩子一起感受情绪,但要注意不要失去和孩子沟通的耐心,家长要明白沟通的目的,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爱,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孩子,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2、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对于孩子情绪的控制,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首先是教会孩子认识情绪
,包括自我情绪划分,和孩子一起进行情绪表达的表达,这两种方式都是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的,真正的理解情绪,并且能够调控情绪。
其次是,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调控情绪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最后是,父母要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出现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到,孩子也是人,也会有情绪,也会有情绪。
当孩子哭的时候,父母要看到他此刻的需求,接纳他,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情绪。
最后才是,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
父母要想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拥有一个健康的情绪,他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学会一些能力。
当孩子了解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然后从一系列的行为中,获得控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