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断网来限制孩子玩手机这种现象,就是第一个原因。
一个手机或者说是孩子必须要用到手机的最主要原因。那么什么时候用手机?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0——3岁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全,自控力不足。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处于用手接触、用眼睛、听、看、触摸、听等各种感知外界的活动时,而智能手机里的各种游戏和应用能够满足他们对游戏和视频等的需求。
这就导致孩子在出生后,大脑前额叶没有发育完全,孩子容易被手机中的内容吸引。
大脑发育不完全,必然会对孩子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造成影响。
手机对孩子影响
孩子们对手机上瘾,会从表面上看到一些方面。
孩子们沉迷手机游戏,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实中的快乐一点都没有,只有玩游戏,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手机。
孩子和大人一样,很容易就对手机上瘾,在玩游戏的时候,大脑完全不能自拔,他们甚至无法分清,你在玩什么游戏,你在玩什么游戏。
1岁以前,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自控力差,大部分孩子拿起手机,就放不下。
等到他们再大一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天天都在玩游戏,只要你一拿起手机,他们就会开始歇斯底里地哭喊,他们时而兴奋,时而痛苦。
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种疾病,直到后来看到一些精神心理学家才知道,这是一种疾病,这个病跟抽动症有关,是一种以不自主神经兴奋和多巴胺受体功能失调的一种神经递质。
而且,抽动症可以用药物治疗,还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有抽动症之后,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 调整饮食,平衡膳食平衡
有的孩子之所以每天都吃甜食,吃得太多就会“长胖”,也就是摄入的太多,让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会加重孩子的肌肉和神经系统负担,所以经常给孩子吃甜食会导致他自己的肌肉过于肥胖,而且还会影响到大脑发育。
家长可以在饮食结构上做一些调整,根据孩子的营养的均衡搭配,不能只给孩子吃甜食,而是应该给孩子适量的吃一些,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2. 保持睡眠充足
还有的小孩在睡觉之前还要再玩一会游戏,导致孩子处于一种“精力旺盛”的状态,会导致孩子的生物钟出现紊乱,从而导致孩子的睡眠不足。孩子的睡眠不足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免疫力,从而变得越来越差。
3. 破坏了孩子的性格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孩子特别的倔,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而且总是喜欢跟我对着干,尤其是在家里,也是跟爸爸妈妈对着干,不仅不听爸爸妈妈的话,还会骂人,真是拿他没办法。
其实,这种孩子很聪明,他只是通过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是获取外界的关注。当他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能接触到一些丰富多彩的朋友,长大以后也会有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做这件事会让他在其他的事情上更加专注,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的努力,当他想要做的事情越多,他的专注力会更加的涣散,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
但是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那么做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深度和专注力,这样就能够让他把很多的精力都投入到其中,而不容易分心。
当孩子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做的很好。
第三个:稳定情绪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家庭的事情。孩子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他的父母没有很好地引导他,而没有给他一个稳定的情绪。
所以说,孩子的精神世界是非常丰富的,父母们平时应该要多多的去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让他们的这种精神世界里长了一颗树懒。
如果孩子只是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去照顾父母上面,这种精神上的过度的焦虑,就会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上得不到满足,所以说孩子也是会有抑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