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女孩子爱玩手机不写作业?
案例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家长最近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每天都会忍不住催促孩子去学习,但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似乎总觉得只有学习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学习才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孩子会把学习和玩手机联系在一起呢?作为家长,怎样才能在孩子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帮孩子解决呢?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们之所以学习不好,也不一定是因为孩子本身不爱学习,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而他们又不知道怎么去解决,所以,他们才会把这种不好的体验带到学习中去。
可能在家长眼里,孩子学习不好,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指责,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问题所在。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坦然地对待成绩,不要因为成绩的好坏去埋怨他人。
孩子们会受到父母不同的影响,学习也是如此。只有正确的对待成绩,孩子们才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积极地去学习。
面对成绩的下滑,孩子们更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帮助。
我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
01
我小学六年级时,班里有个同学的成绩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后来慢慢下降起来,开始讨厌学习,经常说不想上学,家长每次都说是因为太辛苦,其实我真的很想好好学习,可是真的努力了没用。
我的学习成绩也是一直很稳定,甚至还一直稳定在班级的前十名。
到了初二下学期,开始慢慢地出现成绩下滑,我很困惑,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会变成这样的?我不明白。
但是所有人都会发现,如果孩子在小学时一直是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到了初中却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是他以前的环境太过于严厉,导致他出现了厌恶学习的心理,甚至在同学的嘲笑中加入了“坏孩子”的行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小学时期的“差生”只是具有普遍的学习能力的欠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来纠正他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孩子往往不会成为差生。
而成绩差的孩子,往往是学习能力比较薄弱,自制力差,心理素质不强,学习方法不科学,再加上自控能力又不够强的孩子,他很容易被其他同学所吸引,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2、 自我厌恶
“差生”的负面情绪非常多,也是很多孩子非常容易被分散精力的。有的孩子,在学校被霸凌欺负了,回家后告诉家长,结果得到的却是“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这种爱的否认和严厉的训斥,并不会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相反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他还小的时候,如果受到外界的伤害,他就会对周围产生敌意,对那些亲近的人产生敌意,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去控制住孩子的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更像是一场“白开水”,只要想要他的情绪能够得到正确的发泄,那就应该让他去干什么。在孩子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与他有关,只有他的喜怒哀乐如果能够被父母看到,那孩子的情绪才能够得到释放,否则孩子们就会感到没有安全感。
最后,让孩子多讲话,多倾听孩子
想要孩子能够和自己有良好的沟通,那家长就要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要总是想着孩子在做什么事情,或者是想要去找什么人聊天,而是要多一些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当孩子有一些合理的需求,家长也可以去尊重孩子的需求。
所以家长要学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命令孩子。这样的话,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使得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
所以家长要多抽时间和孩子聊天,要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沟通。
第四,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所以很多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